郎,他是日本海军近藤大佐的手下,而他们此次来欧洲,只为了一件事,就是破坏大清和英国地关系,本来想着,到了英国再行动的,可是却出了木村的事情,日本要向大清赔偿三千万两白银,不只是他们以前的盟友,就是其他各国,都在无形中以各种方式向他们施压,这激起了日本国内民众的怒火。
于是他们的海军省第一局长伊东佑亨下令,行动提前,要想尽一切办法,破坏大清与各国的友好。并在适当时机,刺杀大清公主,栽脏嫁祸。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时,都暗暗吃了一惊,也不无担忧。
但是我却正在那时,忙着装可怜博取法国人地同情,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慢慢形成了,他们决定,这件事暂时先瞒着我,也没敢去找杜心五,因为杜心五是个极为正直的人,这种事,他必然会坚决反对,不管是什么理由。
几个人又觉得,虽然此时我不停的强调着中、法友好,可是心里早不知道都恨成什么样了,那日跟着我去卢浮宫参观,他们得知这里面放的大多数是法国的国宝,还有一些他们从各殖民地抢夺来的东西,便起了个心眼儿,李鹏举善画,于是众人便每日轮流推着李鹏举去卢浮宫写生,卢浮宫地那些保安在我去地当天见过几人,又见李鹏举是个残疾人,可是画却画的极好,便有些怜惜他,日日去了,还给他们端茶送水,搞的桃红有临行动之前,竟然有了些许不落忍。
几人轮流泡在这里,剩下的人则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活捉小粟太郎,于是最后终于在一个月之后,捉到了他,并同时使计活捉了几个忍,捉到人的那天,也就是他们行动的时刻了。
几人早摸熟了卢浮宫内的地形,也摸清了他们的值更情况,总之是一切顺利,花了四个小时搞定,同时在离开时,非常巧合地惊动了法国地警察,追查之下,法国警察又适时的现了身着中国人服饰,并中弹倒地地日本人,在他们的周围还散落着几样从卢浮宫中偷出来地中国国宝,他们以为是中国人所做,便回报上峰。
可是他们的官员们,在细查之下现,这些人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卡诺和一众官员大怒,心想,你们这帮小矮子,在法国境内买凶杀人还罢了,如今还盗取了我们法国的国宝,还试图想要栽脏给中国人,简直是可耻之极,可是如今泸浮宫确实是失窃了,还掉了许多法国的国宝,卡诺等人更是怒不可揭,想要直接质问日本大使,可我又还没有离开,他们害怕,我会就此事联想到是法国人和日本人联手对付中国,只得在我在的时候一直隐忍,我刚一登船,他们便把那些小粟太郎和那几名忍给扔到了日本大使的面前,当然,这就是我不可能知道的了。
听到这儿,我是又叹又笑,对于日本人想要行刺我,我毫不在意,木村盗皇陵的事,我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是能猜到,必然是哥哥他们出手陷害的,这样教训他们也没什么,也猜到日本人会对我这次的出访搞破坏,可是没想的是,他们不只是要搞破坏,还打算要暗杀我。
罗胜讲完后,又不无担忧的道:“格格,他们既然要来行刺你,只怕是王爷他们也会不安全了吧?”
我摇了摇头道:“不会,他们会很安全的,如今他们的目标是我,在洋人这儿杀了我可以嫁祸给洋人,可是惹杀了哥哥,他们可就没人能栽脏了,毕竟兄妹俩同时遇刺,笨蛋也知道不可能会是洋人干的了。”
我看了他们几眼,问道:“你们说那些忍有三十人,那他们还有人可以继续执行任务吧?”
林黑儿鬼鬼地笑了一声,道:“咱们这不也是为了在英国有个好借口吗?”
我脸上只觉得黑云密布,看着她,弱弱地问道:“你们是想拿我作饵?再把日本人和英国人套到一块去?”
几人笑着点了点头,我无奈道:“你们可一定要看好我啊。”
这时陈华顺却有些不解地道:“罗大人,有一事,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偷回了中国的东西,但是却又全部都扔在那几个日本人的身边?”
林黑儿笑道:“陈大哥,给人栽脏自然要不落痕迹才好,咱们若是不偷几样中国的东西,又怎么能让法国人确信,这是日本人栽脏中国呢?”
陈华顺和梁壁都摇了摇头,显然还有些不明白,罗胜笑道:“若是咱们不把我大清的国宝放在那儿,只怕是他们也不会容易相信,这就是日本人干的,反而会想,是否是中国人在栽脏陷害?”
这时桃红却很开心地道:“格格,那些忍的功夫又古怪又好玩,到了伦敦,他们必然会向你出手的了,我现在好希望能再跟他们交一次手。”
我古怪的看了她一眼,忽然道:“林姐姐,把她弄回去吧,这个死丫头,哪里是想要保护我的人,根本是拿我当玩具呢。”众人听我如此说,都相视一笑。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
她统治时期,特别是1851年以后,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第一六八章 欧洲祖母
维多利亚女王与她的表兄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阿尔伯特结婚,一生育有九个孩子,但由于是近亲通婚,四个王子中的三个都是血友病患,所幸的是五位公主个个健康美丽,但也是血友病基因携带,她们与欧洲王室联姻的结果是使这一可怕的疾病在欧洲王室中蔓延。
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人很多都和欧洲各国的王室成员结婚,大女儿维多利亚成为德国腓特烈三世的皇后,她的一个外孙就是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一个外孙女是希腊王后。
第二个孩子是后来即位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她的一个孙女是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王后。
第三个孩子阿丽丝成为德国西南黑森亲王路易四世的王妃,她的一个外孙女是沙皇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另一个外孙女是现在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丈夫菲利普亲王的外祖母。
另外三个女儿其中两个分别嫁给了德国南部巴登堡和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亲王的王妃。还有一个嫁给苏格兰的一位公爵,后来成为加拿大的总督。
而儿子们则都是娶了丹麦、俄国和德国各地的公主、郡主们为妻。正因如此,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之前,就已经成为“欧洲的祖母”。维多利亚在世时,曾有一张和这些著名的孙子辈亲戚们的全家福合影,有趣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是在这些亲戚们之间打起来的。
不过对于这位女王,我则很是不感冒,这位女王在1840年初,在议会上表了著名的演说,呼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动战争,这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遂始。
对于这位向中国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女王,我是怎么也提不起一丝兴趣,尽管她让英国变的繁荣昌盛。可是都与我无关,说起来她应该是我的仇人才对,虽然她地政绩斐然。
英国从今年开始,也就是1891年开始便已经对所有的小孩子进行了免费教育,这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不错的地方。当然她做的其他事情,我只是掩耳盗铃般的一律视若不见了。
当我见到这位英国女皇时,我只是不卑不亢地说了几句话而已,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并没有漂亮的身材。也已经没有了美丽的容颜,在我眼里她也就是个身材已经臃肿的老太太了,我不得不说,和她相比,慈禧确实是很会保养的女人。
女王极是和蔼地伸出了她的手。我却假妆不知的向她行了一个屈膝礼,然后故作天真的对着王宫内的装饰出一种土地掉渣的赞叹声,那位来迎接我的张伯伦的脸上显出了极为不自然的表情。
大家不要误会。此张伯伦。非彼张伯伦。奥斯丁&8226;张伯伦。英国著名地外交大臣。他是《洛迦诺公约》地倡导。也因为此。他获得了1925年地诺贝尔和平奖。虽然这张公约在1939年被希特勒废除。
站在张伯伦身边地。是个秃了顶地大胡子。脸色也是阴沉着。索尔兹伯里。英国相。1900年派兵到中国镇压义和团。1902年缔结英日同盟。放弃光辉政策。说实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是真不想来到这里。来到这儿总是能碰到沾满中国人鲜血地刽子手。
在王宫没待多久。我露出一副极其虚弱地样子。陈三立马上向女王及英国地众位贵族们告罪。说我不堪旅途劳累。需要休息。于是女王极为友善地叮嘱我回去后早早休息。我便告退出来了。
我住地地方是一家酒店。本来女王是想让我住进城郊一栋王室城堡。被我拒绝。我住在了离中国大使馆不远处地一家酒店。整个地包了下来。里里外外地人都换了个遍。
黄遵宪已经接到朝廷地调令。格格离开英国后。他将会前往新加坡。所以他一定要趁着这个机会。向格格进言。他地那封信应该已经到了她地手上。就是不知道是否能打动她自己在日本时便已经觉得。日本日后必成中国大敌。前次日本人盗大清皇陵之事。虽然最后是以日本人赔款而结束。但以他对日本人地了解。这些倭人绝不会善罢干休地。
我现在地确是在看黄遵宪地信。听陈三立说过。他在我离开之后就会到新坡加坡赴任了。看着黄遵宪地名字。我想到地却是那诗:“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他应该还没有写出这诗来吧,据说是在去新加坡赴任的路上写的,我笑了笑,把他的信放在了一旁。
陈三立带着询问的眼光道:“子君,此人跟你当初想的是一样的,认为日本日后必成大患,可见是个很有远见的人,我曾经看过他写的那本《日本国志》,是个人才。”
我笑了笑,道:“老师,他自然是个人才,只是目前来说,我们还不能对日本有什么行动,毕竟,日本还没有动到大清本土。”
“那你的意思是还要继续忍下去了?”
“当然不是,不过我在等一个时机。”我闭上了眼睛,想到了几年后的那场海战,不错,那就是个时机,但是我们却必须要尽快做出更加万全的准备了,到时候必要让日本毫无还手之力才行。
“那要不要见他?”
“罢了,不见了,劳烦老师去见见吧,但不要露了口风,只说我知道了就行。”
正说着,就见桃红笑嘻嘻的跑了过来,手上还拿着一张报纸,道:“格格快看。”
我接过来一看,很大的头条,法国卢浮宫被盗,重要国宝遗失,具体丢了什么,没有说,不过明里暗里却都直指是日本人企图栽脏给中国人,在大清公主离开的头一天作案,事败,法国警方抓获几名日本人,并追回部分藏品,但皆是中国的国宝,据说《蒙娜丽莎》可能在失窃国宝之中。
我笑了起来,递给了陈三立,他接过来一看,大惊,骂道:“日本人太可耻了,竟然做出这种事来,卑鄙。”
陈三立并不知道这是罗胜他们设的计,我并没有告诉他,所以这事儿还是只有我们几人知道,我并不打算告诉他,笑着道:“如今咱们是在英国,他们可是日本人的后盾,所以老师还是小心些,告诉大家,以后最好不要单独出门了,这日本人向来是有仇必报的,咱们年初时让他们赔了三千万两银子,只怕是狗急了跳墙。”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我这就去跟他们说。”说完陈三立便匆匆出去了。
见他走了,房间里只剩下了我们两个,桃红笑道:“格格,真没想到,那些记真厉害,法国人这次是想捂也捂不住了,咯咯……”
“捂什么?丢了国宝,他们现在只怕是想拆了日本的心思都有了。”
“那他们会跟日本人开战吗?”
“还不知道,而且,咱们还不知道你们的计划是否有破绽。”
“放心吧,绝对不可能有破绽的。”
我摇了摇头,道:“有一句话说的好,这个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悄悄去叮嘱罗大人一声,那些东西千万要藏好了。”她点了点头,忙跑了出去,传信儿去了。
陈三立安排好一切后,亲自见了黄遵宪一次,看着陈三立摇了摇头,黄遵宪失望极了,这时陈三立道:“黄大人不用失望,格格已经说了,那封信她会在到了美国之后,再尽快送回国,让孚亲王亲自看看。”
黄遵宪眼睛一亮,喜道:“陈大人,可是真的?”
“真的,你且放心回去吧。”
黄遵宪想了想,有些疑惑道:“为何不现在送回国?”
“枉你对日本还那么了解,难道不知道英国和日本的关系吗?”
“是了,是下官疏忽了,还望陈大人见谅。”
“行了,你且先回吧,格格不会见你的,本官还要把你骂出去,才行。”
黄遵宪一愣,接着回神来,道:“理当如此,多谢陈大人教诲。”
陈三立笑了笑,果然,一顿臭骂,以危言耸听四个字,把黄遵宪给骂了出去,这一幕自然落在了酒店外守候的一些有心人的眼中。
那天之后大家各忙各的,竟然没人来理我,我有些无聊的看了会儿书,又看了看窗外不远处的中国使馆,笑了笑,想着:“日本人怎么还来呢?早点动手吧,早点动手,我才有玩的啊?要不真的会很无聊。”
第二天,我由那位张伯伦陪同,参观了伦敦。伦敦是英国的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伦敦其实并未获得英国城市地位,正式来说算不上是城市,它的心脏地带伦敦市和西敏市才是城市,但因为自18世纪起她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娱乐中心之一,一般人都误以为她是一座城市。
第一六九章 伦敦游记
从1801年到20世纪初,作为世界性帝国----大英帝国的都,伦敦因在其于政治、经济、人文文化、科技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
当我们在泰晤士河上游览时,看到了那座英国的议会大厦,陈三立他们在听张伯伦解说时,不时的出赞叹声,这时张伯伦显然现了我的沉默。
笑着问道:“殿下,看到我们伦敦的泰晤士河,您可有什么感想?”
我想了想,笑道:“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穿过英国历史的河流。”
他先是一愣,接是脸上显出欣喜之色,道:“殿下真是高见,这条河流的确是见证了我们英国的历史。”
在回去时,陈三立有些奇道:“为何他们的那个大笨钟每隔十五分钟就要响一次?”
学生们也极为好奇的看着我,我语气凝重地道:“这是在警告英国人,时间紧迫,提醒英国人,不要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萧大人听到这儿,点点头道:“正该如此,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学生们都变的沉默了起来,一路上再没人说话了,回到酒店之后,便收到了女王的请柬,邀请中国使团当晚到王宫参加舞会。
第三天,我又看了那个有名的宴会大厅,学生们看着那个宽阔的天顶上,那位年迈的国王,被天使授予皇冠地油画。赞叹道:“原来英国人也相信神权天授。”
我冷笑道:“正因为他认为神权天授,所以他强行解散了议会,导致英国内战,在几十年。他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并被推上了断头台。”
学生中有人明显地倒吸了一口冷气。看着顶上那副油画起呆来。这时苏迪点了点头。问道:“是否就是这样造成了之后地光荣革命?”
我四周看了看。陪同我们地英国官员正在一旁看着我们闲聊。我笑了笑道:“是啊。等回去了。你们再好好说说。”学生们会竟地点了点头。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大英图书馆。看着里面地藏书。学生们都有些咂舌。到达珍品展厅时。我们看到了《大宪章》121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