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亲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女亲王第72部分阅读
    常说的那些话。

    “对,他一定是有什么苦衷,他一定也不想这样的。”景春坚定的安慰着自己。

    “额娘,媳妇一直不明折,为什么您会让林嬷嬷又将她放了出来?”

    “淑婉啊,你还是太年轻,你没觉得如今京城里有什么变化吗?”

    “有啊,不是一直在传皇上要亲政了吗?若是真的,那王爷不也就能出府了吗?我们就更不应该把她放出来了啊?”

    “正是因为形势开始对我们有利了,所以我们更应该把她放出来,让谁也不着我们的把柄。”老福晋说完了之后,看着自己的媳妇。

    淑婉稍稍愣神,忽然也松开了眉头,笑道:“额娘,淑婉明白了,不过淑婉觉着,不如咱们就做全套吧,让景春也放松警惕,这样他们就更容易露出马脚来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

    第357章 云涌

    宣传员功能已开放,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加入!!!    有为回京了,在接到光绪密诏后两个月,起程返京,地要求维新的官员、学生的压力下,当然,还有来自英俄四国的压力,同意让光绪亲政。

    康有为在接到诏书后,一七年七月三十日,即在《兴华日报》和香港的《大公报》上,表了一篇万言书,康有为从爱国的立场出,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个应该在一五年会试时出现的文章,拖到了现在,应该不能再称之为公车上书了吧。

    这封万言书表之后,在全国各地反响激烈,许多学生、士子都争相传阅、背诵,强学会再次重登舞台,各地热血青年,都以加入强学会为荣,康有为的人气,也是空前的高涨,隐然成为各地维新派的榜样。

    一七年,十月一日这一天,光绪颁布了《定国是诏》,这份应该在一八年六月出现的《定国是诏》,提前了八个月,光绪通过此诏,表明了变更体制的决心,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开始。

    同时光绪明诏,赦免康有为,并调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于是康有为在王五的陪同下,风风光光的一路返回了京城。

    十月十一日,光绪在京中各学堂学生的强烈呼声下,载沛起复,并恢复亲王爵位,在军机处参赞军务。

    同时受到重用的,还有珍妃的两个兄弟,他们俨然已经成为在京中的革新派领袖,对康有为大为推捧。而在历史中命定的那几个人,也相继出现了,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皆被授予四品卿衔,参预新政,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四京章。同时,梁启超和李蒽仙也启程归国,准备加入变法维新的大潮当中。

    载沛看着王明顺带来的消息,边看边点头,道:“这么看来,老佛爷这次也只是暂时的退让了?”

    “是的,王爷,我们的人已经现,荣禄正在回京途中,据说是老佛爷跟皇上的交换条件。”

    “可查到,还有什么消息?”

    “荣禄会出任直隶总督。”

    载沛一惊。道:“太后让荣禄一出来就做直隶总督。不是说永不叙用了吗?可有什么由头?”

    “有。说是荣禄中日一战之时。捐出了所有地家产。为出征地军饷。”

    “胡说八道

    “王爷。他们有凭有据。”

    “哼。只怕又是他们捏造出来地吧?”

    “王爷,这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吗?他们想弄出什么来,还有什么不容易的,下官猜测,老佛爷是想让荣禄牵制康先生他们。”

    “袁世凯呢?”

    “给了个直隶按察使。”

    “谁给的?”

    “皇上给的,说是接到了康先生的一封信,才做的决定。”

    “这可不好,当初妹妹就曾说过,若是袁世凯回国,只许他练兵,万不可轻易委以重任,若要重用,也必要我们兄妹皆在的时候才行啊?”

    “王爷,皇上可知道此事?”

    “知道,那天皇上召我进宫时,问过我,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我都说了啊?”

    “那皇上这是?”王明顺也觉得有些奇怪。

    “唉,只怕是康先生又说了什么慷慨激昂的话了吧?”载沛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顺子,不如你叫咱们的人都勤快些,这些日子就多盯着点他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

    第358章 春暖

    八年的初春,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是一个历史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已经进入了一个如火如荼的时刻,康有为等人的新政,是极为激进的,不过他们得到了光绪义无返顾的支持。

    新政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了闲散重叠的机构,裁汰冗员,废除了旗人的寄生特权,提倡满汉平等。同时废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还设立了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同时派出大量学生出国留学、游历。在各地开始设立了中小学堂,同时兼习中西文科。

    军事方面,则裁撤了绿营,精练新式陆军,改习洋操,而且还实行征兵制;在经济方面,维新派在京师设立了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变法内容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

    维新派的自信心在空前的暴涨中,但是对于曾经给予康有为极大帮助的王载沛,却受到了康有为的冷落,原因就在于,载沛提出了,变法维新需要循序渐进,若是过快,只会让变法一无是处,载沛的直言,受到了康有为等人强烈抨击,虽然双方并未撕破脸,可是康有为却有意无意间开始疏远载沛。

    但是光绪这一次却没有因为自己所宠信的康有为,而影响到他对于载沛的信任,但是他对于康有为寄予的希望过高了,对于载沛的劝告,一直都是极为保留,但是仍不忘时时安抚载沛。

    这让载沛大为吃惊,因为以前的光绪绝对不会想到,要转过身来安抚自己,他一向是个顾头不顾尾的人,如今却能多考虑这一点,可见是受了什么人的指点,翁同一向自视清高,而且也不会把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人放在眼里,肯定不会是他,想来想去,载沛想到了玉妃,除了她,还真是没有人能在这个时候,还可以让光绪保持一些理智。

    而在紫禁城内,有一个人,却是如坐针毡,这人就是慈禧,她有些害怕了,她不是怕光绪亲政,她现在是怕光绪地新政会引来更大的恶果,她也更怕,怕光绪的新政,会严重的打击到她的势力。

    荣禄回来了,可是一个荣禄,现在还能抵的上什么用处?他已经有十年没在京城了,虽然荣禄对自己的忠心,是勿庸置的,可是荣禄毕竟人单势薄。

    她想来想去,却只想到那个目前被闲置在家的侄女婿载漪,可是想到这个人,慈禧却皱起了眉头,载漪这个人,心狠手辣,虽然能力足够,却对于自己,他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忠心,他有自己地心思,皇帝一直无所出,所以他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的。

    哼。什么新政?慈禧心头火起。一巴掌把几上地茶杯扫到了地上。一旁地李莲英忙上前收拾着。却不敢出声。慈禧看着李莲英。忽然一阵悲凉。如今看来。自己身边最能相信地。却只有这个太监了。

    她冲李莲英挥了挥手。道:“小李子。你先出去吧。让哀家一人好好静静。”

    “喳。奴才告退。”

    慈禧看着李莲英出去。眼神开始飘向远处。她如今心里想地。却是那一条条地新政。越想越觉得心惊。废除满人特权。满汉平等?废除八股?裁撤绿营?

    随便哪一样拿出来。都能惹出一大堆地麻烦。满人每个月有银子领。这个是祖宗传下来地规矩。八旗子弟如今是什么样子。慈禧知道。可是她也没法子。这些败家子儿。早已经烂完了、烂透了。可是他们却也是最会惹事生非地一帮人。

    满汉平等?哼。从圣祖皇帝起。就在提满汉平等。可是结果呢?到现在。也没见着满汉平等。他们也真是太天真了。以为凭他们那点儿人。就能做到这一点?只怕是火烧屁股。

    裁撤绿营?那些兵油子会善罢甘休吗?慈禧就这样一桩一桩的想着,想着这些对于自己的势力,打击会有多重,算来算去,对于她,这些新政对于她,竟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修铁路?哼,他们这是在挖祖宗的基业啊禄曾在她跟前这样哭诉过,她也很清楚,所

    詹天佑,当初她并没有派他再去修铁路,而那个大也已经落成,而且还有那个什么洋人的圆舞曲之父来过了,搞的轰轰烈烈,但是对于慈禧来说,那个会挥着小棍地洋人,不过是戏子,那个剧院虽然合她的心意,可是对于铁路,慈禧仍是感到心悸。

    那起子书呆子,只知道一味的激进,想着一步登天,哼,且让他们先得意着,哀家倒要好好看看,你们能撑的了多久?就凭那起子半吊子的西学,就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能人了?哼

    想到这里,慈禧忽然想到了另一个人,她应该会准备要回来了吧?这变法已经几个月了,皇帝也已经赦了她哥哥,如今仍在军机处了,她为什么还要耽误那么久,到现在还不肯回来呢?

    载沣回来了,长大了,也出息了,以后比他爹有出息,这是让慈禧一直感到欣慰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妹妹,她一直欠她一个情,她抢了妹妹地儿子,妹妹只能养着别人的儿子,如今这个儿子有出息了,那也能安慰一下妹妹的心了,只要载沣不跟孚王府一个鼻孔出气,她自会好好重用,以安抚妹妹。

    秀儿原来是真的残废了,以秀儿了载的感情,她应该会在载跟前露出马脚地,可是载回来时,哭诉着秀儿的病情,竟然让她有一种心碎地感觉。

    秀儿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对她,比对皇帝还要好,还要亲一些,可是曾经情同母女,如今却成了这样,想来秀儿一直不肯回来,也许就是在防着自己吧?不过她确实是太了解自己了,猜到回来了之后,哀家必然会安排她嫁人,那些跟着她地女学生,也必然不会有几个好下场,不回来的好啊?

    慈禧叹了口气,心里竟然有一丝地庆幸,庆幸秀儿没有回来,让她失去了对她下手的机会,真的只能坐着轮椅了,倒还真是应了自己当初的担忧,天妒,太聪明的人,总是会招天妒的。

    慈禧并不知道,此时的我已经悄悄到了朝鲜,我在朝鲜等待着机会,我知道,光绪和康有为的变法必然会引起一场极大的反弹,而这个反弹,也会为他们惹来灭顶之灾。

    所以我并不急着回去,我要等待一个时机,既然他们把速度提的这么快,那么我也只能用更加强硬手段,去终结。

    康有为等人的新政,其实若是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必然能开花结果,可是他们忽视了一件事,中国积弱已久,对于一个重病的人,你若是用了虎狼之药,会是什么后果,相信大家都会明白的。

    日本的明治维新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还引发了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战争,而以光绪为首的维新派,却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明治维新的成果,这无于是拔苗助长。

    新、旧两派的兵祸,只是早晚的事情,虽然现在他们的变法维新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一百天,可是也只是在强撑着,这也跟光绪的变化是有关系的。

    在历史上,光绪对于阻挠变法维新的人,是一点也不会手软的,但是这次,他学会了打太极,对于阻挠的人,也只是训斥两句,却不再有其他动作,倒是惹的康有为等人,认为光绪过于软弱,对于阻挠的人太过心慈手软。

    几次上书,希望光绪能严惩阻挠变法的人,可是光绪竟然给他打了太极,所有的奏章就这样留中不发,康有为等人虽然气愤、着急,却也是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对于光绪的微妙变化,我是极吃惊的,因为这不太像以前的光绪能做的事儿,后来思来想去,我和载沛想到了一块儿,那就是玉儿,也只有玉儿有这个本事让光绪能收敛一些,珍妃虽然聪明,也支持变法,可是珍妃就像是清朝的愤青一样,她和光绪一样,都是空有热血,却不知进退。

    如今光绪虽然在新政的一些措施上,仍然义无返顾的支持着康有为等人,也是一腔热血,希望能把一千年的任务可以在几天之内完成,但是他已经懂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但是光绪懂得留条后路,康有为却不一定懂,他的自信心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极限,对谭嗣同劝他多和孚亲王商议,他有些不耐烦,总是会反问谭嗣同:“孚王爷如今顾自己的后院也来不及,又如何能处理的好这些大事?”(未完待续,) 推荐:在线看电影、电视剧、动漫就上,高清、高速、免费、无广告(云轩信誉保证) o

    请假

    不起大家,今天去医院了,病毒性~且很严重。希望大家谅解。

    (未完待续,) 推荐:在线看电影、电视剧、动漫就上,高清、高速、免费、无广告(云轩信誉保证) o

    郑重告诫

    位亲爱的读者大大,我自上周生病以来,一直~在病塌,时好时坏,昨天是第二次去医院输液了,有强烈要求医生将我隔离,按甲感对付的,可是医生不屑收治,只是让我平时注意饮食和添加衣物,在此强烈提醒各位大大,注意早晚添加衣物,不要像我一样。

    挣扎起床留字,望各位大大见谅,明天若好转,定然补更。

    (未完待续,) 推荐:在线看电影、电视剧、动漫就上,高清、高速、免费、无广告(云轩信誉保证) o

    第359章 后院

    ,载沛的后院又起火了,而这把火,并不是景春珂里叶特氏烧起来的,她本是个性子较弱的人,偏偏景春得势时,和那几个丫头婆子,把珂里叶特氏伤的太狠了,所以,当景春失势了,一直安份的咏荷出手了。

    哈齐本不想带着人去的,可是珂里叶特氏却拉着一大帮人,一起冲进了景春的小院里,景春和她的丫头早就被拖到了院里,两人披头散发,满面泪痕,那丫头早已经叫的满地打滚了,景春却倔强的抿着嘴,虽然流着眼泪,却是一声也不吭。

    哈齐进来时,已经晚了一步,景春连衣服都被人给撕烂了,而侧福晋的妹妹,正带着几个丫环、婆子拷问着那个丫头。哈齐见着景春并未受伤,心里松了一口气。

    走到咏荷跟着,打了千儿,道:“福晋吉祥,不知福晋这是为何?出了什么事儿吗?”

    咏荷用手指着景春,声音有些发抖,哭道:“你问问这个女人,她都做了些什么?”

    哈齐望向景春,可是景春仍是一言不发,那丫头仍在院子里打着滚儿,口里直呼自己冤枉,哈齐见乱的有些不像话了,只得大声道:“都停下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谁回个话?

    那丫头不叫了,只是忽然扑向哈齐,道:“哈总管,奴婢冤枉啊,奴婢真的什么也没做过,奴婢一直都很安分地房里呆着,谁知道,谁知道笑荷姑娘,带着人就把奴婢给拖了出来,什么也没问,就是一通打啊,您看看,您看奴婢身上的伤啊,呜呜……”

    哈齐让那丫头抱住了腿,心里有些不耐,一脚踹了出去,斥道:“滚远些跪着,不许再出声了

    那丫头吃痛,远远的趴在那儿,不敢再出声了,这时有个婆子上前,向哈齐施了一礼,道:“哈总管,您也知道,咱们主子向来是个和气的,何时跟人红过脸的?可是如今,景春格格倒好,自己做了让王爷揪心的事儿,被关在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