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暧昧三国第22部分阅读(2/2)
始的呢?忽然间心头闪过一个人影,倩影如兰,倚窗而望,独守西楼,瞭望西风一袭白衣飘飘,眼中那多情的期盼和无尽顾忌让他心痛。不错,自从那天看到了那人之后,自己就不自觉地常常跑到那里去。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自己还真是个混蛋,家中娇妻如云,还绑不住自己的心,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看来此言诚不我欺啊

    “你懂什么,最近事情比较多,对了,上次给你说的那个药,你找华神医要到了没有?”韩进骑在火焰驹上,神色不变地问道。

    典韦点了点头,自怀里套出一包药材递给韩进道:“主公,这就是”

    韩进嗯了了一声,随手接过,“这件事情不可让太多人知道,知道吗”

    典韦点了点头,心里虽然奇怪,但他深知为人臣子的道道,自然不敢多问。

    “听说典满已经十五了,让他去军校吧,学点东西,不能老像你一样,一个大老粗,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厮杀。典满就是典韦的儿子,虽然年纪刚刚十五,但是生就一身神力,但就力气而论,韩进都不是他的对手,假以时日,必将是一员猛将。

    感谢curiobby的月票,咋又有垫底的了,悲催的咋也笑笑。谢谢支持

    第二百四十九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典韦憨憨一笑,挠了挠头道:“主公,那小子和俺一样,榆木疙瘩一个,学那些兵法的什么都学不会,倒是俺的武艺被他学了三四成,俺也不求他有多大出息,只要他忠心于主公,在主公身边做个护卫也就够了。免得和人家斗心眼吃亏。”

    韩进心中感动,这典韦看起来敦厚老实,其实大智若愚,不管以后他们能闯下什么攻功绩,但只要自己在,就决不能辜负这个耿直的汉子。

    他叹了口气,拍了拍典韦的肩膀,故意笑骂道:“你这死货,倒是打的好算盘。既然如此,就让他跟着你吧。”

    二人说话间,不一时就到了未央宫。韩进觐见时,献帝正与气胸刘辩下棋作乐,自从刘辩从陈留返回长安之后,献帝心情好了很多,对朝政也不是那么在意了,反正自己做不了主,还不如享受人生。

    听到小黄门报说韩进求见,献帝摆摆手道:“传”

    口里说着,头都不回,他知道只要自己整日疯玩,大将军是不会管自己的。这也是他为什么敢如此作为的原因。果然,韩看见兄弟二人在哪里下棋作乐,心中立时高兴了起来。

    从内心来讲,他真的不想杀害二人,但是二人要是敢做什么对自己大计不利的事情,他会毫不犹豫地出手斩杀二人的 。当今之世,他已经有了与天下任何一位诸侯抗衡的能力,就算造反他也不惧。

    “启奏陛下,臣刚刚听人报说,后将军袁术胆大妄为,不忠朝廷号令,在寿春称帝,如此蔑视皇权,实为我大汉乱臣贼子,请陛下下旨,着曹操、刘表、孙策三人诛杀此贼,以正朝廷威信。”

    韩进话一出口,献帝手中棋子跌落地上,脑中轰然一声,半晌不能平定,袁爱卿竟然造反了,袁家子弟竟然造反了?这怎么可能?本来还打算想办法私通二袁,让他们进京勤王呢,没想到竟然是这般结果。

    十几岁的少年,原本应该在学校里嬉笑完乐,可是身为帝王的他,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包袱,大汉的复兴,刘家江山社稷的延续,似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一次次希望,一次次绝望。已经慢慢消耗掉他所有的耐心。他知道自己的希望有多渺,他也知道自己只要放下那个包袱好好地活下去 ,韩进就算不会给他多大的自由,但绝对会让他衣食无忧,快快活活地过完这一辈子。但是他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祖上的万里江山就此沦为他人之手。

    依稀间,刘协似乎看到父亲灵帝在远处召唤自己,儿啊,天亡刘家……

    刘协苦笑一声,丢下棋子,转过身来脸上一片泪痕,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地问道:“大将军,四世三公的袁家都来造寡人的反,大将军,难道是寡人无德无能,这汉家江山真的要亡了?”

    韩进虽然不知道少年片刻之家心头的念想,但看他这种神情,也猜得出对方的心思,暗中叹息了一声,这样也好,少一些希望,你也少折腾一阵子。

    “陛下,袁家自祖上受大汉隆恩,先有四世三公,后有袁本初进司空之位,即便袁术恶贼,也是后将军之职,一家深受皇恩,今日不死回报,反而逆天改命,妄图篡夺皇位,逆贼之心,着实可诛。请陛下下旨,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清除天下贼子,扫清宇内,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韩进口中直说大汉,乃是指汉人江山,刘协不知,尚以为韩进大表忠心,顿时精神一振,不管韩进处于何种目的,但此时此地,必当先剿灭袁术恶贼。

    于是,献帝亲自下旨给荆州刘表、衮州曹操、江东孙策一击徐州吕布,命四人出兵攻打淮南袁术。

    号令一出,天下震动。刘表身为汉室宗亲,首先响应,派大将文聘起大军十万讨伐袁术,吕布起兵三万从徐州讨伐袁术,孙策带兵一万从江东出兵,唯有曹操还未有动静。

    是日,韩进使臣郭嘉到了许都,面见曹操。曹操听说郭嘉求见,亲自迎出府外。

    “郭嘉见过征东将军”

    郭嘉见曹操出来慌忙上前见礼。当日几路旨意下去,郭嘉料定曹操不会轻易出兵,为了韩进讨伐袁绍大计,郭嘉自愿来衮州说服曹操。

    曹操上前扶起对方,上下打量了一番,称赞道:“人言浪子郭嘉分流倜傥,十步一计,百步一谋,没想到今日得见只是这仪表风流,就让曹某汗颜不已,今日得见高人,当真是曹某之幸。郭先生远来幸苦,快请”

    说罢,曹操挽着郭嘉的手向里面走去,到了客厅,与曹操一众手下又是一番寒暄。郭嘉本就是颍川人,与荀攸程昱等人自小相熟,今日见面自然高兴异常。

    “奉孝此来,怕是为袁公路一事吧”

    寒暄过后,荀攸首先开口问答。他一向公私分明,虽然很想与郭嘉秉烛夜谈,但必先将共事办妥。

    郭嘉将手中香茗放下,四下看了一眼见众人都盯着自己,不由笑道:“公达说的对也不对。”

    荀攸一怔,旋即笑了。“难不成大将军还有其他意图不成,奉孝快快说来。”

    曹操任由荀攸问询,自己一个字也不说,只暗中打量着对方,心下思索着郭嘉的意图。

    郭嘉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曹公出兵事宜准备的如何了?”

    曹操一愣,显然没有料到郭嘉会问自己,捋了捋胡须笑道:“郭先生有所不知啊,朝廷之意下来,曹某就准备出征事宜,只是我衮州连年灾害,颗粒不收,百姓无粮,将士无食,无法出兵,曹某正为此发愁呢”

    郭嘉呵呵一笑道:“曹公说下了,据郭某知道,去年衮州大丰收,曹公又实行屯粮一策,就在这许都藏有的粮食,就足够十万大军两年所用了,曹公又怎么会没粮呢?更何况即便没粮,那汝南淮南尽是富庶之地,钱粮遍地,曹公还怕饿着吗?嘉在路上的时候,就听到孙策、刘表出兵了,曹公,晚起的鸟儿没有虫吃 啊”郭嘉似有深意地说道。

    曹操脸上一阵异色,他竟然将我这边的事情知道的清清楚楚,这韩修远果然伴猪吃老虎,我还是小觑他了。

    话说这个战争真的不懂,琢磨了一天,就是想不出来怎么整,本想按着官渡之战来写,但又觉得那样没啥意思,结果就有些悲催了,今晚继续构思,尽量写的合理些……

    第二百五十章曹操论战

    第二百五十章曹操论战

    “郭先生妙语连珠,晚起的鸟儿没有虫吃,果然有深意,有深意啊郭先生放心,朝廷既然有命,曹某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出兵,只是……曹某毕竟只是征东将军,而袁术远在淮阳一代,这出兵一事……名不正言不顺啊”

    这曹操果然厉害,脸皮不是一般的厚,被某家揭穿了谎言,脸都不红一下,马上就向朝廷要起官来了。幸好主公早有准备。当下郭嘉自怀中掏出一物,递给曹操道:“曹公这些年为国操劳,辛苦如斯,圣上和大将军自然知道,因此特派郭某来传旨,大将军奏请曹公为太尉一职。这是旨意,郭某就不读了,曹公公自己拜读吧”

    郭嘉话 刚出口,旁边几人齐齐吃了一惊,升曹操的官大将军竟然肯下这么大的本,此中定有缘由。一时间,荀攸荀彧程昱等曹操手下几大谋士都开动了脑筋,反而那道旨意没人关注了。

    曹操双手轻轻结果那道圣旨,脸上充满了激动之色,如今乱世,一个官位所没用也没有,说有用还真有大用。

    仔细看完圣旨,曹操面西而拜,连拜三拜,口称谢主隆恩

    “奉孝此来,莫非就为这点事情?”曹操放下圣旨,试探着问道。

    郭嘉哈哈哈一笑道:“曹公智深如海,郭某就明言了,袁家一门深受皇恩,不思回报,反而起兵作乱,圣上大怒,特命大将军出兵讨伐。郭嘉今日此来,是奉大将军所命求曹公同盟,共同铲除j贼。”

    曹操听完愣住了,韩进要讨伐袁术,名正言顺,况且我等都已经决定要出兵了,还商议什么?一时间竟然想不通郭嘉的意思。

    旁边荀攸自幼与郭嘉一起长大,熟知其为人,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细细一想郭嘉的话头,不禁心中一动,难道大将军要出兵河北,这怎么可能?不过马上自己又否定了那个念头,怎么可能,大将军虽然厉害,但他怎敢在这个时候挑衅袁本初。当今之世,以二袁实力最强,如是二袁联合起来,天下只怕就要姓袁了。按自己以前的分析,韩进要讨伐袁绍,起码要联合曹操共同出兵才是最合理的。

    此事断然不可能,但是既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郭嘉暗中观察着众人的神色,见他们眉头紧皱,不住猜测,心中不禁暗笑,任凭你们聪明绝世,也想不到我家主公胆大若斯,敢独身挑战袁绍的虎威吧

    “公达,既然猜到了,何不说出来呢?”荀攸目光中带着疑惑,却又一副有所觉察的样子,郭嘉就知道这个昔日同伴 一定猜到了什么。不禁佩服他不愧曹操座下谋主之名,可惜了,如此大才竟然不能为我家主公所用,当真遗憾。

    荀攸心头一震,“难道大将军真的要公达河北?讨伐袁本初?”

    众人齐齐一震,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郭嘉。郭嘉微微一笑,忽然起身沉声道:“袁氏子弟谋逆造反,大惊军为正国法,决定出兵讨伐,故此特派郭嘉前来与曹公商议,我家主公有言,若论这世上英雄,唯有他与曹公二人而已,曹公忠心耿耿,必不会眼看着袁氏乱我大汉江山。’”

    曹操哈哈一声大笑,道:“大将军真这样说吗,哈哈哈,承蒙大将军夸奖,老夫愧不敢当啊讨伐袁氏,势在必行,只是出兵如此大事,岂能草率行事,郭先生不过现在驿馆休息,带老夫等商议商议出兵事宜如何?”

    得知韩进要出兵袁绍,的确让曹操心中大惊,他实在想不通以韩进的势力,如何敢抗衡袁绍,袁家宇内名门,袁绍名震天下,又据河北四州,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诸侯。韩进如此胆大妄为,必有所仗持。而韩进如此作为的目的才是曹操要考虑的。他自然不会轻易答应了。

    郭嘉点点头,笑道:“曹公,此中利害,以曹公致明智,自然一眼就看出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郭嘉静待曹公好消息”

    送走了郭嘉,曹操立刻与诸人商议了起来。

    “大将军在此时不先剿除袁公路,反而出兵招惹袁绍,此中定有深意,尔等以为如何?”曹操紧锁眉头,一时间竟是想不通韩进的目的。

    久久没有说话的荀彧忽然开口道:“主公,天下大势已经渐渐明朗,这几年各方诸侯无不自相残杀,争抢地盘,唯有大将军休养生息,按兵不动,属下听闻长安一代,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兴旺,商业发达,四方商人蜂拥而至,被人们称为当世乐土,大将军手下新兵三十万,更是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当真称得上钱粮充足,兵强马壮。如今蛰伏几年,今日出师,怕是要搅起风雨了。此番不过借袁术造反之名,真正额目的怕是要讨伐袁绍,要统一河北吧”

    曹操手下几大谋士中,程昱最毒,荀攸战术灵活,机变无双,而荀彧大局观无人能及,三人为曹操最大臂助,胸中沟壑各有千秋。

    程昱摇摇头道:“就算大将军兵强马壮,钱粮充足,但要单个对付袁本初,只怕也不是对手吧?”

    荀攸笑道:“以我们了解的情况来说当然不是对手,可是仲德,你对长安的事情知道多少,韩进此人我也曾结识过一段时间,其人行事,一向谋定而后动,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当初若非他为了一个女人背叛朝廷,我都几乎投奔他去了。但就此人能力而言,我等千万不可小觑啊”

    曹操点点头,沉声道:“不错,攻打所言正是,只是既然他要讨伐河北,我等当如何是好?”

    众人一阵沉默,说来说去,自己一方下一步的打算才是最重要的,既然知道了韩进的打算,就要从中谋划,争取得到最大利益。这才是曹操的利益所在。

    半晌后,荀彧首先打破沉默,抱拳一礼道:“主公,其实只要大将军出兵河北,无论如何,对我等都是有利的,主公岂不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大将军雄霸关中一带,如今司隶一地重显生机,势力渐大,不容忽视。而袁本初虽然势大,但是他刚刚平定公孙瓒,四周未稳,两人相斗,杀敌一万,自损八百。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一方轻松。到时候,两方拖入战争泥潭。主公就可以乘势席卷中原。乘势壮大以便有抗衡他们的实力。等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主公出兵北上或者关中,各个击破。行王霸之业”

    曹操苦笑道:“文弱,此事你既然知道,那韩修远又不笨,他如何不知,难道他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消灭袁本初吗?此事断然不可能。”

    荀彧点点头道:“主公所言正是,此事确实不可能,所以大将军才派郭奉孝来说服主公南下,讨伐袁公路。以袁公路的实力,自然不是那么好打的,虽然有各方势力参与,但汝南 是袁家发家之地,淮南又是富庶宝地,要真正消灭他们,没有一两年是不可能的,若是属下没有料错,大将军也是打算将主公拖入那边。”

    荀攸叹息一声,良久说:“大将军此次是下定决心一举铲除二袁了,看来天下形势要变了,这头饿虎要出山了,主公若在不行动,怕要落于人后了。”

    程昱点点头道:“不错,此为阳谋,大将军以朝廷大义为名,以豫州淮南之地为利,逼主公出兵啊,双反强的都是时间,就看谁最先击败自己的对手,谁救能拿大先手了,主公,此事刻不容缓,还请早做决断”

    曹操抬头问道:“仲德有何妙计?”

    程昱道:“属下有两计供主公参谋,一,主公可分兵下豫州,攻打袁术,实则按兵不动,等大将军与袁本初打的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出手,拿下河北或者关中。二,利用朝廷大义,借助其他势力,尽快出兵拿下袁术,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统南方,最后南北对决,胜则一统天下,败则二分天下。前者有些投机取巧,若是不成就偷鸡不成蚀把米。后者胜在稳妥,还请主公决断。”

    曹操揉揉头,脑袋又开始疼了,起身来来回回走了几回,突然停下道:“仲德,听说长安有一神医,唤作华佗的,你你派人去请来帮我看看这病,即便不行,也要弄服药才行啊”众人不解其意,怎么又说起你脑袋的事儿了。不过瞬间就想通了此中情由,看起来主公打算结好大将军了,要不然这个时候怎么会派人前往长安,如此一来,攻打袁术势在必行了。程昱颔首答应。心中已经在谋划怎么样出兵了。

    “公达,你与郭奉孝自由相熟,你可去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得到点什么信息,文弱,你清点钱粮,准备出兵事宜,此次要一举平定袁术,夺得豫州,多派探子,密切注意那几边征战,老夫要打就一定要打出威风来。”

    荀攸答应一身退下,曹操有吩咐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