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上过了许久,灵帝的嘴里,突然冒出了这么几个字,但就是这么七个字,却如同九天云外的一声雷鸣一样,敲碎了韩进的心。
“陛下请陛下念微臣忠心耿耿,成全微臣这一次吧”
韩进跪在地上连连叩头不止。
“好了,不要说了,朕的韩大将军,你真的让朕很失望此事到此为止,这几天,你先到行馆里好好歇息几天,没有朕的旨意,不得随便走出行馆,等什么时候想通了,再来找朕,袁爱卿,就由你去将那女子负责接入朕的行宫,朕倒要看看,是如何样的一个女子,竟然让韩爱卿这样着迷”
“谢陛下,臣领旨”
袁术大喜,急忙上前领旨。斜眼看了一眼韩进,目中得意之情显露无疑。
多少时间一来的郁闷,顿时一扫而光,心情立时变得好了起来,便是听着自己的声音,也清脆了几分。
韩进心中大惊,我被软禁了?
想到这里,背上冷汗刷地流了下来,一直一来,他的仕途都很顺利,顺利的让他几乎都忘了自己只是一个臣子,忘了自己是在封建时代。
皇帝一声令下,就可以让他人头落地,甚至抄家灭族。
纵然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当一些事情脱离预算,失去控制的时候,他就变得有些茫然了。
就如同此刻,灵帝的发怒,让他有些模不着头脑!
“陛下,微臣……”
“好了,朕累了,今日就到此为止,退朝”
不等韩进求情的话说完,灵帝大袖一挥,冷然起身。
然而,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让韩进的心顿时跌入了冷谷,皇帝这次怕是……来真的了
“退朝”
这是韩进的第一个念头,在一声公鸭般的叫喊声中,百官依次退出。
韩进一个人傻呆呆地跪在那里,心神却已经跑到了九霄云外,我该怎么办?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在身后响了起来,“韩大人,你没事吧起来吧圣上已经走了”
韩进茫然地回过头来,后面却是黄婉,皇甫嵩,王允卢植几人。
这几人原本都是蔡邑的好友,与韩进老早就相识,如今蔡邑远走他乡,韩进有难,他们作为蔡邑好友,自然要多多照顾。更何况,韩进如果能在朝堂站住脚跟的话,对他们大有益处。
“多谢几位大人,韩进没事”
韩进苦笑了一声,站了起来,对几位长辈的好意,感激不尽。
王允见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不禁火起。
“修远,老夫托大,喊你一声贤侄……你行事向来稳重,为什么今天这么鲁莽呢为了区区一个女子,一介蛮夷,你竟然抛弃战功,甚至忤逆皇上,平白惹怒皇上,丢了前程,却是何苦呢哎……你真是气死老夫了”
“是啊修远,今天你却是鲁莽了,你少年成名,如今年刚过冠,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天下之间,不知道有多少名门闺秀,朝思暮想,倚窗盼望,盼望有朝一日,能得你的青睐,嫁的好郎君,你想娶谁不好,竟然看上皇上看准的女人,赶快向皇上写个折子,好好请罪,我向皇上念你功劳,又是初犯,也不会怪罪于你的”
皇甫嵩的话声语重心长,充满关怀之意。
韩进苦笑了一声,却也没法子说清楚。
茫茫尘世中,寻找一份真爱,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他不是个专一的男人,可以同时娶几个女人,但是既然是男人,既然爱了,就要为自己的爱负责。不管是后世,还是在三国,这都是他的原则。
他也知道,几人的话无可厚非,毕竟由于大环境的局限,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王允可以不在乎女人,甚至将自己养了多年的干女儿送给人家睡,但是他韩进,却不行。
我改变不了别人,最起码可以改变自己吧
心中有事,韩进也没有心情陪他们消遣,匆匆寒暄了几句,就向行馆返回。
出了宫门,典韦铁塔似的身形闪入了韩进的眼帘,韩进微微一笑,接过坐骑,也不多言,就上马而去。
典韦看出韩进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说,只在后面默默地跟着,即便是在洛阳,他也不敢稍有大意,这已经成为典韦的习惯。
韩进回到行馆,谁也不理,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门之中,吩咐典韦守门,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让进去。即便戏志才,也被典韦拦了下来。
戏志才没有法子。只得向典韦询问事情的缘由,但是,典韦连皇宫都进不去,又如何得知事情的始末。
就在二人大眼瞪小眼的当儿,下人忽然来报,外面有一人,自称是颍川故人,求见韩将军。
戏志才一愣,喃喃自语道:“颍川故人?却不知道是何人?”
拉住那下人问道:“小二哥,你可知道那人是谁?”
那人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回大爷,小的不知,那人只说是颍川故人,求见韩将军”
“那人什么模样?”
戏志才问完,忽然摆手打住,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笑道:“算了,你让他进来吧,管他是谁,看看不就知道了”
那下人退去不久,就停一阵脚步声响起,戏志才放言望去,大厅外一人悠悠而入,一袭青衫,一把折扇,头上挽着一抹蓝色头巾,笑容满面,望着戏志才笑而不语。
“奉孝……”
“志才兄,别来无恙啊”
“哈哈哈……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这浪子,还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我当是谁呢!快快请进,哈哈,主公要是知道你来了,想必高兴的不得了”
“哦……你先坐,我这就去请主公”
看到昔日老友,戏志才显得很兴奋,不知道是见了昔日老友的原因,还是因为韩进念叨已久的人物终于出现了。
“不用请了,我自己来了,哈哈……好你个郭奉孝啊我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这一次,你可别想在逃了”
戏志才还没有来得及起身,就见韩进风风火火地从里间跑了出来,披头散发,光着脚丫子,一脸兴奋的样子。
这让见惯了韩进“衣冠楚楚”样子的戏志才和典韦“大跌眼镜”当然前提是要有眼镜。
来人正是韩进几年没有见到的郭嘉郭奉孝,几年没有见到,郭嘉明显已经脱去了当初韩进初次相见时候的青涩,身上多了一丝沉稳。
当然同样的,他身上那一丝玩世不恭的浪子摸样,也更加显露,虽然如此,韩进还是从他微闭的双眼中,看出了一丝智慧的光芒。
韩进在打量郭嘉,郭嘉同样在看韩进,同样地,当初颍川一别,郭嘉与韩进还是首次见面,虽然如此,但是郭嘉对于韩进的消息却时刻打听着,所以对韩进这几年的作为自然一清二楚,此时的韩进,和当初想比,变化还是相当大的,虽然他此时此刻的形象看起来很邋遢,但是郭嘉游戏人家,走南闯北几年,也练就了一双火眼精金。
[奉献]
第一百七十九章郭嘉拜见主公
第一百七十九章郭嘉拜见主公
要说韩进对自己称呼“我”而不是一官职称呼,虽然看起来亲切,显得亲近,但是郭嘉还是在他身上看出了那种上位者不怒而威的气息。(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这就是阶级层次的不同了,韩进自己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吓人,甚至他今天早上面对皇帝发怒的时候,也是吓得胆战心惊,但是那毕竟是皇帝,世人又有几人一生中能见到皇帝一面呢?
郭嘉就不同了,他在聪明机智,终究是一介草民,见过的官员层次也就在哪儿摆着见到韩进这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将军,自然会感受到他身上那种若有若无的威压。
“哈哈,韩将军,如今你可是堂堂的征西大将军了,若是这么个样子被外人看到,那可就有失你韩大将军的颜面威风喽”
“哈哈,你这张叼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你是这样,就不能容许我也这样子吗?”
韩进这时候的兴致看起来很高,一把抓住郭嘉的手臂,就向里面走去,边走边吩咐:“志才,让人预备一桌酒席,今日我要与奉孝把酒言欢,供述平生,好好地喝他几杯”
“哈哈……韩大将军,你如今好歹也是数万大军的主帅,怎么这么穷酸,几杯怎么能够,最起码也要几十杯啊也好让我这一介草民沾沾将军的光”
郭嘉看上去也额没有一丝一毫的客气紧张,向戏志才打了个招呼后,随着韩进上前落座。
韩进摇了摇头,摆摆手说道:“今天这里没有什么将军和草民,只有老朋友相见,嗯,奉孝先稍等一会,我进去换件衣服”
……
等韩进在此出来的时候,脚踩黑靴,一身白袍,容光焕发,显得精神奕奕。
此时,酒菜也已经摆上,韩进招呼戏志才和郭嘉就吃喝谈论起来了。
郭嘉和戏志才本就是文人马蚤客,善谈的性格,韩进也不是菜鸟,三人谈天说地。一时间不亦乐乎。
韩进讲述了自从颍川分离后,几次大战的经历,当提到杀伐战术的时候,郭嘉就神情庄重,每每听到精彩处,击掌喝彩,听到失误的地方,摇头叹息不已。
郭嘉向来就喜欢战术战法,在这方面,韩进固然有了后世的见识,但是面对眼前这位大神的时候,心里还是不敢有一丝的轻视。
他心里也明白,以前之所以能百战百胜,只不过是有强大的实力和手下几位拔尖人才的辅助,要不然就凭他自己,去和那些人精斗智斗勇,那基本就是厕所门前摔跤——找屎(死)
也正因为如此,韩进面对郭嘉不时随口说出的见解,都一一默记在心。
但以战术而论,郭嘉是三国早期当之无愧的大家,但在历史上,最其人的描述却极少极少,三国演义中,他随曹操北征回来后,因病而英年早逝,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
当然最让韩进记忆犹深的,还是郭嘉十胜十败的论战,可谓精辟之至
说到后来,又说道韩进当前的局势,韩进忽然起身向郭嘉深深做了一揖,“奉孝,我知道你智谋百出,定然能想出法子来解除我当前的困局,还请奉孝助我一臂之力”
郭嘉见韩进忽然变得这么认真起来,急忙起身还了一礼,道:“修远兄既然说今天这里没有将军草民之分,那咋们就是朋友论交,朋友有难,郭嘉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修远兄先等等
,容我思考一番”
郭嘉说着敲了敲脑袋,状似在思考韩进的问题,其实心里却是另一番打算,这次韩进能取得西凉大捷,为世人称颂,让他对韩进的未来也有了新的估量,因此这一次到来,一方面来探视韩进对他是否重视,另一方面,也却是十来投靠韩进的。
但是刚才听了韩进眼前的局势,却让他心里开始纠结了。
成大事者,竟然为一个女人如此莽撞行事这……看起来,这位韩将军还不够成熟啊不过这样真性情的男儿,岂非就是我喜欢的呢
他原本就是浪荡子弟,往往留恋于青楼烟花之地,但是他风流不下流,或许是他出身贫困的关系,又或者是他深知这时代女人悲苦生活的原因,总之,在他心中,韩进如此重视一个女子,让他叹息韩进不成熟的同时,心里也送了一口气,这样的行为不就是真性情的体现
郭嘉本来就是个随性的人,在这一方面,两人性格中倒有几分相似。
下一刻,郭嘉打定了注意,忽然转身微微一笑,道:“这件事说难其实也不难,关键是看怎么操作了”
韩进一听有门,心中大喜,“奉孝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郭嘉眼中闪过一抹亮光,慢慢吐出几个字:“移花接木”
韩进迟疑了一下,喃喃自语道:“移花接木?奉孝的意思……?”
郭嘉折扇一挥,向门外看了一眼,一目示意,似乎在问韩进这里是否安全。韩进苦笑一声,你这浪子,刚才那般说我,不怕隔墙有耳,这会儿倒是小心谨慎起来了。
指了指典韦那门板似的身形,笑笑道:“放心吧有恶来守候在旁,这世上还没有几个能逃出他的监视的”
郭嘉点了点头,“修远兄,皇上既然一定要,那就送去呗”
韩进顿时暴走,你这是屁的主意,翻了翻白眼,刚要说话,郭嘉抢先出口,“不过送谁那就由修远兄决定了”郭嘉说完,看着韩进,轻摇着扇子,微笑不语。
戏志才和韩进同时眼睛一亮,偷梁换柱?
“奉孝的意思是说找别人代替清姑娘进宫可是如此一来,主公岂非犯了欺君之罪吗?”
戏志才看着郭嘉,目光中隐隐有些不以为然。
郭嘉面色一正,叹了一口气,“为人臣子者,就是如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区区一个女人,当然嘉只是一个想法,至于如何处理,还要看韩将军的胆色了?”
郭嘉说完,眼睛盯着韩进,心中却微微有些紧张。
韩进听完,正要说话,忽然眼光见瞥见戏志才不住打眼色,心中略略思考,顿时明白过来,大大大笑一声,指着郭嘉摇头道:“你这浪子,是在试探我吧哎……奉孝,我与你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我很喜欢你快意人生的洒脱性格。也可以说,我们二人在这点上极为投缘”
韩进说完又叹了一口气,仰首望着窗外,悠悠然道:“奉孝是聪明人,经过这几年的游历,想必对当前的时局也有所了解了,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
郭嘉迟疑了一下,却是笑而不答。
他自己刚才只是约约试探,韩进如果真的是有野心的人,那么他出的这一招移花接木的计策,正好试探朝廷的动态,若果韩进畏首畏尾,犹豫不决。那么也就说明他不值得自己去效忠。
韩进一句反问,也其实是在变相表明自己的立场,逼迫郭嘉表态,只是二人都说的含蓄。
韩进眼见郭嘉装傻充愣,还有些犹豫,心下一叹,决定再下一记猛药。
“志才,奉孝这条计策不错,虽然有些大胆,但是这里只有你我他三人,皇帝也不知道是奉孝的谋略,你速速去安排一下,尽快找个能信任的女子”说完向戏志才打了个眼色。
戏志才答应一声,牢记在心。转头向郭嘉劝道:“奉孝,你还在犹豫什么?你我幼时就论交相处,情同手足,你也知道我的习惯,主公若非明主,我怎么会轻易投到麾下呢我知你身怀绝技,富有谋略,自小有良平之志,但是如今天下为士族豪门把持,他们重家世,看声望,你去投靠他们也不会受到多重视……但是主公不同,主公出身平民,深知百姓之苦,他不重出身,唯才是用,像你我这等寒门士子只有在主公手下方能大显身手,你……切莫错过机会了”
“不错,奉孝,以你之才,本当乘此乱世,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如你到来,本将必当唯一重任”
郭嘉这次到来本就有七八分投靠的意思,如今被二人说的更是心动,只是他毕竟是有主见的人,想起最后一个问题,“能的将军看重,郭嘉三生有幸,只是我不明白,将军既然看出乱世降临,正当抢得先机,找一势力雄厚的地方为根基才对,为何要去拿凉州荒凉之地呢?”
韩进心中一笑,他选择西凉作为根基,自然有他的道理,傲然一笑,慢慢解释道:“奉孝不知,别人看着西凉贫瘠,本将却觉得这西凉到处是宝。第一,西凉虽然贫瘠,但矿物丰富,靠近西域诸国,只要自己鼓动商业,不难发展。第二,西凉在三国前期,豪门世家大族的力量薄弱。势力比较单调,无非就是韩遂马腾而已,如今韩遂已死,马腾也在自己手下任职,自己就是西凉一霸。第三,西凉虽然贫穷,关中和蜀中却都是富饶之地,只等以后,占据关中,据此秦川,出关中,定中原,一举平定北方。第四,西凉民风彪悍,富产马匹,西凉铁骑天下闻名,只要自己能组建一支百战雄狮,到时候,不论出关破敌,还是马踏塞外,就是自己说了算了。”
伟人说的好啊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点,韩进不敢一日或忘。
韩进大概论述了一下自己的理由,二人相视一眼,同时叹服。
郭嘉再无犹豫,起身走到韩进面前,拜倒在地。
“将军大略,嘉今日方知,愿将军不以郭嘉散漫,赏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