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症的人就会死。十个人也就一个死掉的。抑郁症患者大多数人从小运气就不好。他们每天都活在痛苦中。抑郁症也是分层次的。从最开始的忧郁到最后的自杀。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这些人自杀被人救了也没用。这种病真正被治好的寥寥无几,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症状,它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所引起的一种机体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它包含了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多种病症。
景词做记者以后,由于需要与人打交道,于是常常学习心理学,她学的知识很好的排解了心中的不快乐。景词所在的太阳日报社聘请心然咨询为他们报社的员工做心理疏导,非常有效。让员工快乐的工作,是太阳日报的文化之一。
景词想,不知道韦博然和温维维在一起的时候,她有没有抑郁?
第二十四章 温维维日记被凌辱部分被曝光
太阳日报刚登出景词写的有关温维维的报道,网上有关温维维部分日记曝光的消息就炒的沸腾了。
景词也开始阅读:题目是当红花旦温维维跳楼自杀 部分亲笔日记曝光。内容如下:当红花旦温维维日前不幸跳楼身亡,据悉,温维维由于长期被其所在的经纪公司逼迫出席夜场活动,陪富商吃喝玩乐,精神不堪重负,患上抑郁症,在病痛的折磨下选择跳楼结束生命。其死亡真相扑朔迷离,本报记者获得温维维亲笔日记,现予公布。以下文字系温维维所写,日记及日记相关照片如下:
我的人生从这天开始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本来我以为自己即将成为明星,没想到,这只是我公司的一个骗局。
公司请我吃新人宴,宴会之后,王总送我回家。在车上,一阵强烈的倦意向我袭来。我坐车一向很困,也就没有多想。
没想到,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已经在一间陌生的房间里。王总和另一个男人在我旁边,我想站起身,却没有力气,有一双温热的手向我袭来,我想挣脱,却感觉有东西缠在了我的手腕和脚腕上。
我猛地发现自己居然一丝不挂的被绑住了。
“王总,救我。”我害怕的叫道。
但是王总没有说话,反而放肆的眼光看着我赤裸的身体。
“为什么?”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宝贝,为什么?你不是想要成为明星吗?成为明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你一出名就跟我们解约,那我们该怎么办?到时候你有钱了,不在乎解约费,我们公司可就没办法保证自己的利益了!不如你给我们留下点东西,让我们不至于那么被动。”陈总和另一个男人分别在左右两边坐了下来,开始用手抚摸我的ru房。
我看见他们身后摆着摄像机,我惊呆了,“我永远也不背叛公司!求你们放过我!”可是他们不停止。
他们的动作更加放肆了,将手伸向了我的私|处,我还没有恋爱过!
“不……走开……”
可是我根本无法挣脱。
他们脱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我吓坏了,“你们这是犯法的!”我本能的挣扎。
王总的唇覆在了我的唇上,堵住了我的尖叫。他带着烟和酒恶心味道的舌头向我的嘴进攻。他的双手在我||乳|上肆虐,在我粉红凸起上游走。
我害怕极了,“不要……求你……我不当明星了,我愿意为公司跑龙套一辈子都不走,求你放过我!”
王总嘴角轻笑了一下,“你这么美,是我的摇钱树,我怎么舍得让你走呢宝贝?”
王总说这些话的时候,另一个男人正在我的下身肆意的揉,“宝贝,你还是个chu女呢哈哈!”
邪恶滛秽的语句让我想死。我们学院每年都有许多如花似玉的美女变得小有名气,很多人签了很正派的公司,为什么偏偏我的命运是这样?
王总又来侵犯我的小嘴,我狠狠咬了他一口,没想到,他的右手用力的扇在我的脸上,这种剧痛让我的眼泪直流。
“陈总,这个滛妇还是先让你玩玩吧!”
那个所谓的陈总抵着我的下身,他一动,就攻破了我最后的防御。
从那天开始,我就被王总要挟着到处陪男人玩儿,由于我有录像带在他那里,我不能身败名裂,只好照做。我想死,白天是人晚上是鬼的日子我过不下去,但我要先把我的经历都写出来,一个一个人我都记好,我做鬼也不能放过他们!
第二十五章 史上最全的地震心理学及地震应对方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离温维维第一次被王总下药两年了。
景词看了温维维的日记之后,感觉不寒而栗。又是一个被逼死的好女孩!她想起前段时间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潜规则女学生的事儿,女学生要么不能毕业要么失去尊严,只好选择自杀。景词感觉很愤慨。这些渣男,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正在她义愤填膺之时,她接到了上海心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京芃总裁的电话。
“喂,景大记者,最近忙吗?”
“忙啊,忙晕了都!都是为了温维维的事儿在忙,她死的太可怜了。”
“世界上真的是悲惨的事儿太多了,这些事想想都心痛,所以我才开了个心理咨询公司嘛,调节调节大家的心理!”
“您是慈善家,这自不必说,您这次打电话给我有事儿吗?”
“嗯,可不就是有事儿吗?我想让你为我们公司写篇文章,放到微信上的,关于这次云南鲁甸地震的,我想借你的笔,抒发一下我的哀思。”
“哦,原来是这事儿。我今天太忙了,都还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真是太对不起灾区了,我马上就写。”
“那就太感谢景大记者了!”
“这有什么啊?为灾区写点文字是我应该做的。等会儿我可能也得为我们报纸写写相关内容。”
“麻烦你了。”
“不客气。”
挂了电话,景词立即奋笔疾书,写出来了一篇文章:
“为云南鲁甸祈福&p;p;p;160;——史上最全的地震心理学及地震应对方式
2014-08-03 景词 心然咨询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我国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那一刻地动山摇,顷刻间残垣断壁,中华母亲命途多舛,不禁让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据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截至2014年8月7日19时,地震共造成615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26人、巧家县76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目前仍有114人失踪,其中鲁甸县109人、巧家县5人;另有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
看着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不禁泪流满面。位卑未敢忘忧国,多少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祖国的新动态。我们的祖国似乎总是风雨飘摇,我们身处其中,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国家,深感心如刀割。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真真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那一张张黑白色的惨不忍睹的灾区图片,那一幕幕令人哀毁骨立的现场视频,无不令人悲不自胜。鲁甸满目疮痍,听者伤心见者流泪,似曾见,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有心无力复何言!
万幸的是,在一次次的地震中,我们总能看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的人民解放军,也能看见饱含泪水同时秉持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而为灾区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万千中国儿女。中华民族是有脊梁的!我们每个人对祖国那深沉而且执着的爱永不停歇!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灾难给人们的心理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怎样才能将这些伤害减少到最小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震中的心理学。
一、应激
地震给人们带来手足无措、心惊肉跳、焦虑不安、神经紧绷、垂头丧气、烦躁压抑、追悔莫及、于心不安等痛苦。这就是应激。
应激即stress,此概念由生理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指机体在内外环境及社会因素的刺激下,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人类和高级动物都具有。四周的山崩地裂、雷声轰鸣、房屋倒塌,满眼的残缺肢体、腐烂尸体,不得不面对的亲人亡故、财产损失,构成了强大的“刺激源”,机体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生理及情绪反应,即应激反应。
应激过程有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必然的,但衰竭期不一定出现,只有在严重或长期的刺激下,机体无法再承受,才会出现严重疲劳、损耗,精神抑郁,意志萎靡的状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与衰竭期的内涵基本吻合。
应激反应是自然反应,不需干预。离开刺激源是灾难现场急救的第一原则,提供心理上和环境上的安全感是第一要义。灾难之后,我们需要对受灾群众进行长期观察,给予心理疏导,防患于未然。
二、逆抗力
灾难不一定会给人带来心理问题,心理正常的人基本都可以自然恢复,只是时间有长有短。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灾难后一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可能达到50~60,到一年后这个数字会降到10。这就是逆抗力的表现。人人都有面对并克服灾难的能力。
不同的人逆抗力程度不一样,表现为他们的恢复有快慢之分。逆抗力是会变化的。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会使得逆抗力发生变化甚至消失,地震后,有些人起初处变不惊,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意志消沉。逆抗力不止由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决定,他人的支持和关怀更是尤为重要的。
三、相对剥夺感
地震发生后,多伴随群众的舆论事件。灾难让我们的社会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又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巨大愤怒?
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用来解释群体行为的概念,其概念是,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产生的被剥夺感,这种感觉将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如愤怒、怨恨和不满。相对剥夺感使人们愤怒。
与此次鲁甸地震伴生的,是网络红人郭美美的锒铛入狱。郭美美震惊全国的无底线屡次炫富,对我国慈善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尤其是使得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降至史上最低,并且暂无恢复趋势。郭美美引发的红会信任危机令人咂舌。虽然郭美美澄清自己与红会毫无瓜葛,但她“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头衔让红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冤屈。郭美美的嚣张跋扈让人们产生了严重的“相对剥夺感”,普通人已然义愤填膺,受灾群众更是悲愤难以抑制。郭美美是当今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特点的极致和集中体现。他们物质至上,精神空虚;他们美丑不分,善恶不辨;他们虑荣心极度膨胀,自私心理严重。一个没有同情心和羞耻心的人,和一个僵尸区别不大。回过头看,他们是多么的无知,无聊和可笑,他们有豪宅,有豪车,有纸醉金迷的生活又怎么样呢,还不是身败名裂,成为千古笑谈!这些跳梁小丑带给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在郭美美自食其果进入高墙之后,有所减轻。
四、心理台风眼
台风眼里是非常平静的。非灾区居民对健康和安全的担忧反而高于灾区居民,一窝蜂涌往灾区反而阻碍了灾区救援。灾民安置是最紧迫的问题,未经训练的志愿者将使灾区火上浇油。
分析了地震心理学,我们内心的不安稍稍平复了一些,我们在为灾区贡献自己绵薄但力所能及的能量之时,必须仔细学习地震逃生知识。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地震后在12秒内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最后的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
地震来临时,应该立刻切断保险丝、煤气阀门,避开盆栽、书架、油漆、清洁剂、相框、镜子,躲在内部承重墙下,紧紧抓住不会被砸不会倒塌的物体,保护头部。厨房、浴室、厕所等空间小的地方最适宜躲避,就地躲藏,不要下楼。身处灾难中的人很可能72小时无法得到任何救助,必须独立面对,最好敲击管道,不要移动,不要点火。
同时,即使刚地震时安全逃脱的人,仍可能面临房屋等重物倒塌造成的二次伤害,因而身处灾区的每个人必须每天准备3。8升的水,带好便携式收音机收听信息,准备应急灯及备用电池,不使用明火以防瓦斯泄露。压缩食品和药品最不能忘,衣服、小型灭火器及口哨最好随身携带,离开车辆。
地震之后,请专业人员检查房间内供电供煤气设施之后,再进行使用。
理性的分析了这么多,此刻最重要的,还是为鲁甸人民祈福,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和关爱他们。我们的心仍然在滴血,只能祈求天随人愿,祈祷上天不要再让鲁甸人民受苦受难,祈祷这一场悲剧能早点结束,鲁甸人民的未来能够幸福平安。
为云南鲁甸祈福祈福,带着一颗悲悯和感恩的心继续前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十六章 与表妹相约在酒吧
繁华的上海夜幕降临,璀璨夺目,华丽的街灯闪耀着光芒,景词开着车来到表妹约她的酒吧。
停好车,景词优雅的下车,她穿着淡蓝色裙子,长长的睫毛甚至没有涂睫毛膏也如此的美!周围的人纷纷回头,完美的回头率!
表妹比景词小一个月,是姨妈的女儿,由于家境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加上她自己不爱学习,因此没考上大学,景词来上海读大学前,经过姨妈一家和外公的商量,表妹跟着景词来到上海,景词读书,表妹打工,也算有个照应。
表妹只比景词小一个月,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年,因此,她的气质与景词截然不同,比景词更懂得人情世故,这么多年了,人情冷暖她没少看。
这是一间较为疯狂的酒吧,如果不是表妹非要在这里见面,景词是绝对不会来的。她最多也就去去清吧,跟朋友聊聊天。这种有热舞女郎的酒吧她从来不去,今天也算是破例。
走进酒吧,里面的景象在景词看来,实在是群魔乱舞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她吃力的走到表妹说的地方,看见表妹一个人坐在那里,穿着纯黑的连体短裙,短到景词绝对不会穿,红色的高跟,棕色的长卷发,烈焰红唇。景词一直觉得自己与表妹不在同一个世界,除了眼睛,她俩没有任何其他地方相像。景词认为她们的眼睛是遗传自外公的。
表妹看见景词过来,向她招招手,“景词!”景词听到她喊自己,笑着挥挥手,就走过去,在表妹对面坐下。
四周声音很响,导致景词只能用大声喊的方式来讲话“云婧,你怎么喜欢来这种地方?我在网上查了之后,就已经不想来了,这地方太不适合好女孩了,你以后还是别来了!”
“什么好女孩!你我都不是!”云婧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
“什么?我没听清,你说什么那?你怎么选了个离舞台这么近的地方?吵得什么也听不见!”
“你喊着说话不是正好可以放松心情?把坏情绪都喊出去。”云婧仍旧是不紧不慢的用正常声音讲话,这让景词很恼火。她知道这个表妹从来都是跟自己交流不畅,小时候,没人教景词,景词就很自觉的百~万\小!说学习,她的乖巧可爱让姨妈觉得自己的女儿实在太不争气,因为云婧每天除了疯着玩,什么也不做,既不爱学习也不爱收拾自己,本来就比景词难看不少,还整天玩的脏兮兮,身上都是泥土。为此,云婧的妈妈没少打她。云婧还从小就会顶嘴,每次都说,“你姐姐姐夫是医生,你和爸爸是农民,本来能力就不一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这个样子是正常的,你还奢求什么?”每次听了这话,云婧的妈妈就偃旗息鼓了,好似女儿这个样子真的是天生,改不了。
等景词考上大学而云婧落榜之后,云婧对景词的仇恨已经很强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