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夫人生活手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狄夫人生活手扎第25部分阅读(2/2)
笑呵呵地说,“你小夫人身子好得很,老夫从医三十余年载,把过的脉像中,小夫人脉像之稳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公子大可放心。”

    狄禹祥得了话,朝他一揖到底,诚心地道了谢。

    “莫谢莫谢……”老大夫连连罢手,他来过多次,此院中与他合得最来的莫过于那萧姓老翁与他的两岁外孙,一探完脉,他就挽着藏有家中老婆子所做糕点的宽袖,小跑着去寻老家伙小家伙玩去了。

    狄禹祥看他医箱都没背走就跑着走了,甚是不解,回头看妻子微笑,他朝她挑了下眉。

    “裘大夫与我爹聊得来,也甚是疼爱长南。”

    狄禹祥恍然大悟,笑着摇头,“你们倒好,到哪儿都跟人说得来。”

    他昨晚还见附近的农家送菜来,原因是有人隔得远远的见到有马车朝别庄来了,以为他们家有客,怕他们家的菜不够,就提了一篮子菜过来给他们添菜。

    “是长南,喜欢他的人多着呢。”萧玉珠笑道。

    说来虽说在别庄哪儿也去不得,想见的人又见不到,但这几个月她也没闲着,外面之事从小捡那听了不少,针线活也做了一些,别庄周围的住户也都老实善良,虽说彼此之间的话因不同也不大说得通,但经过几次接触就有了来往,相互之间也互帮了不少忙,关系处得极好,他们要是去打猎或是去土里,路过他们家,都会进门来打声招呼,问候两声,她爹就极喜欢这样和和气气的日子,这几个月他过得很是舒心,连胃口都要比以前好了不少。

    “嗯。”见她虽没丰腴多少,但气色极好,眉眼都要比以前多添了几分艳光,显然是真过得不错,才有这光景,“若是我不来接,你们都要乐不思蜀了。”

    见他还呷酸,萧玉珠捂嘴笑。

    见她还敢笑,狄禹祥轻捏了捏她的脸,没好气地道,“倒就只剩我一个生怕来得晚了让你担心。”

    萧玉珠低头手,挽了他的手臂就走,这个时候她可不想顶他什么嘴,让他想怎么说她就怎么说就是。

    虽说萧玉珠的身子好得紧,但他们还是在别庄又呆了半月,直到萧知远来信说宅子已找好,让他们接到信后慢慢上路,狄禹祥才带了岳父和妻儿踏上了还京之程。

    他们走的那天,周围的几户人家都来送了他们。

    昨天萧元通知道今天要走,把庄子里的一些用不上了的米粮和柴火让小捡给各家都送去一些,萧玉珠又因感谢这几户人家里的大娘对她的照顾,就又添了几尺布,家中有女儿的,也挑了样式好瞧,也不贵的头钗当是小礼。

    庄户人家都讲究人情世故,凡事有来有往,别人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要还一点,昨天萧家人送了东西过来,他们也没什么好送给萧家的,就各家挑了家中最好的皮子送来,又相送了一程。

    当马车走得离人远了,萧元通脸上的笑容都黯了一些。

    萧玉珠知道她爹喜欢清静的地方,但她也知道,他是放心不下京中的兄长的。

    等马车一进京,萧知远就派了大捡过来,大捡与小捡碰了头,让老爷姑爷小姐长南小公子换了轿子,把人抬到了新宅子。

    狄丁和桂花早几天进了京,跟人把通子巷的家什都搬了过来。

    新宅要比旧宅大了许多,前院还有处假山池子,正堂两厢还有四间空屋,后院有两处院子,一大一小,萧玉珠想了想,问了狄禹祥的意思后,他们夫妻俩就住在了小院子里。

    关于大院子,萧玉珠想着家中若是来了亲近的贵客,就让人住在大院,若是一般的外客,住在前院即可。

    定了要住的院落,不一会,下人就按她的吩咐把他们夫妻俩的东西归置好了,狄禹祥还把自己的书房也落在了小院子夫妻卧屋的对面。

    小院子其实也不小,只是相比前面的大院子,它的地方小点,在全府的位置偏了点,屋子间数也不多,只有三间正屋,一间隔得远一点的放恭桶的小偏房,但于他们来说,就是带着长南,也是够了。

    家中安置好,在家休息了两天,萧玉珠才看到兄长带着父亲来了家里,也只有亲眼见到兄长精力充沛出现在了眼前,萧玉珠这颗心才真正地放了下来。

    萧知远见过妹妹,又抱过长南,让他们爹带着长南出去玩耍后,与妹妹开了口,道了正事,“这一两日你准备准备,后天,族长夫人打算见你一面。”

    “嗯?”萧玉珠看向兄长,用眼神询问。

    “就是说几句家常话,你不用担什么心……”萧知远捏了捏手掌,思索了一会,又道,“她要是跟你谈起族中小姐婚嫁之事,你只管听,不要应她什么嘴。”

    “知道了,”萧玉珠浅浅地吸了口气调节着呼吸,“哥哥还有什么要告诉我的?”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第三更要稍稍晚点。

    ☆、第84章

    若说主家这位族长夫人,才是当之无愧的萧老太君,萧玉珠来前已被兄长叮嘱过,他们主家每家都对娶媳妇之事慎之又慎,凡娶过门来的除了家世,身上都有其能干之处,族长夫人萧钟氏年纪轻轻时就已是八面玲珑之人,这么多年更是见多识广,在她面前,最后是不要耍什么心眼花招,很易被她老眼看穿。

    若换处置完他们老太君那段日子让她去见这个萧老太君,萧玉珠绝半还是会惶恐不已,但已过了三月之久,她已想通了不少事,心中底气已不是昔日可比的,见主家那些极厉害的人,紧张还是有些紧张,但也只是一瞬之间的紧张罢了,缓过去了,迎头而上的时候实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这天要去见人的时候,她一早就起来着衣,她今天穿的衣裳是布铺那边昨晚送过来的,是苏安新出的丝金布,其上身是粉青的绸衣,隐隐含点金色,□是浅金色的丝绸长裙,裙摆上染着几枝娇艳欲滴的桃花,坠在裙底随着人的走路摆动,若隐若现……

    等穿好衣,萧玉珠让桂花把她刚洗漱好的水倒了,另端一盆水进来后,狄禹祥掀开了床帐,看着晨光中如盛开的鲜花一般清艳的妻子,上下看了好几个回和,挑眉道,“今个儿你是想过去把人全压下去,艳冠群芳?”

    萧玉珠“噗嗤”一声,“哪儿有那么容易。”

    狄禹祥下了床,站在坐于铜镜前的她身后,望着镜中她美艳的脸,渭叹道,“成亲这么久了,我就没见你这般穿过,这就是你们千金小姐的所谓打扮罢?”

    萧玉珠见他说是这样说,他应该还是满意于她穿了布铺送来的春衫,而没穿兄长送过来的繁衣。

    她微笑回道,“光是一条丝裙就得花近五百两银的丝布,夫君,就是有千金家中的千金小姐,也未必会这般打扮。”

    这种金丝布,她以前是听都没听过的,昨晚小七送赤来,她问小七布价,小七吞吞吐吐半天,才摆了个手掌给她看。

    她猜五十两,他还怪难为情的没看她,猜到五百两,他才轻轻地点了下头。

    当下,萧玉珠也没再往下猜了,就当这只用五百两……

    若是问出大半个布铺的银钱都穿在了她身上,她是没办法穿上这衣裳了。

    “哈哈……”狄禹祥朗声笑了出来,低头在她欲要抹胭脂的脸上偷吻了几下,笑道,“你这样穿好瞧得紧,回头我再让堂兄帮我从苏安拿些货来给你做衣穿。”

    “还给我……”萧玉珠却是忍不住叹气,“今年穿上这么一次就够了,再穿一次,我怕损了自个儿的福气。”

    “话岂是这样说的?”狄禹祥不以为然,拉过凳子在她身边坐下,摸着她微突的肚子微微一笑,“也就你,就算怀着我们的孩子也能美得……呃……”

    狄禹祥话没说话,又被妻子掩住了嘴。

    “可莫再说了。”萧玉珠笑着摇头,又示意他不能再说,才放开了手。

    “我只说给你看听,也使不得?”狄禹祥低头,把耳朵贴在她的肚子上,仔细地听着肚中孩儿的动静。

    萧玉珠双手抱着他头,看着他的带着微笑的侧脸好一会,才舍得放开手继续给自己梳妆,嘴里笑着回了他之前的话,“使得使得。”

    “小二郎在娘的肚子里很乖。”狄禹祥听了一阵也没听出什么来,抬起头来笑着与她说,又见她要往头上插金簪,就按住了她的手,接过金簪站起她身后,对镜子里的她笑,“媳妇儿,往哪儿?”

    萧玉珠抿嘴一笑,指了指发顶。

    狄禹祥笑着给她插上,不等她说话就自顾自地点头,“好看……”

    等往发髻中间插凤头钗时,狄禹祥看了看手中那镶着||乳|白色清玉的金风钗,嘴不禁抿了一下。

    “这是兄长给的……”萧玉珠笑了笑,看着镜子对着站着的他说,“都没穿他送来的衣裳了,若头饰都不戴上一件,他准会今天把你带去做事,明日都不让你回家来……”

    狄禹祥愣了一下,嘴里说道,“大兄岂是这等小肚鸡肠之人?他大人大量,你莫要以小人之心猜度他。”

    说着,他把凤头钗插到了她的发髻上,引来萧玉珠笑得眼睛弯弯。

    按族长夫人的邀词来说,今日萧玉珠要去的是花茶诗会,赏花喝茶作诗。

    萧玉珠到之前还隐约有点担心自己穿得过于招风,但一进门去见得两个身着艳红色丝衣的萧家小姐,那颗有点提着的心就掉了下来。

    随即她失笑,她在萧府呆得太久了,总是以萧家的那派作态套用到主家这边。

    可主家不是萧家,这边的风光是真风光,这不管吃的还是穿的,岂是他们淮安萧家可比的,小姐们面子上也是和气一团,可不会有那当面耍人脸子的人。

    不过,今日萧玉珠的打扮还是惊艳了迎面而来的萧家姑娘,有几个跟她见过面的萧家小姐一见到她,围着她姐姐妹妹叫个不停,直问她这布料是哪儿买的,一路皆是如此,每次都要等带路的婆子连催了好几次,她们才放了她走。

    等婆子领着她进了西侧主院,也就是族长夫人萧钟氏所住的院子的大门边,还没进第一道拱门,就有一个大丫环模样的丫头领着两个小丫头面露急色过来,与婆子道,“霍婆婆,怎地这才来?”

    “是老婆子路上耽搁了……”霍婆婆忙道。

    不等她话完,那丫头就带着两个小丫头恭恭敬敬地朝萧玉珠道了个万福,“奴婢等见过玉珠小姐,玉珠小姐,老夫人生怕路上有什么碍了您脚的,挡了您的路,特地让奴婢来带您过去。”

    “玉珠小姐,这是老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小环,她原先本来的名字有个字与您重了,老夫人知道后,怕冲了您,就让她给改了。”那霍婆婆在萧玉珠身边,弯着腰毕恭毕敬地笑道,笑出了满脸的褶子。

    “小环?”萧玉珠微笑看了那叫小环的丫头一眼,“这名字也是好听得紧,原来是叫什么名儿?”

    “奴婢原来叫小珠,”小环又朝萧玉珠福了福,笑道,“后来老夫人得知我原先这名儿冲了您,当天就为奴婢给改了,赐名小环。”

    说着,转了个半身,朝萧玉珠谦卑一笑,“玉珠小姐,就让奴婢代了霍婆婆领您过去罢。”

    霍婆婆这时忙道,“是老婆子脚慢,耽搁玉珠小姐时辰了,玉珠小姐且随了小环姑娘去罢,老夫人想必是等您等得久了,都是老婢子的错。”

    说着,还打了一下自己的脸,那脸打得还挺重,耳光声响得挺大。

    “有劳霍婆婆了。”萧玉珠不以为忤,含着微笑对婆子微微一颔首,走在了领路的小环后面。

    这丫头也好,老婆子也好,所言所行无不说明着,萧老夫人看重她得很呢,人还没见到这般给她脸面,萧玉珠确也是对这个不曾谋面过的老夫人颇有点好感。

    她总是较容易喜欢那些对自己露出些好意的人,哪怕知道人别有深意。

    等萧玉珠进到院内,沿路朝她纷纷行礼的下人越来越多,也可见这次族长进京,他们到底带了多少下人来了,等快要到主堂屋的时候,还没进门,她就已听到了门内一阵的笑闹声。

    “玉珠小姐来了……”领路的小环在快要近门的时候高声说了一句,又对门边守着的丫环道,“小木,去禀告三老太夫人和老夫人,就说玉珠小姐来了。”

    “是。”那叫小木的丫环弯了弯腰,迅速进了门来。

    不多时,又有一个年纪看着大的丫环急走了出来,先是朝得萧玉珠行礼,接着笑着与她道,“玉珠小姐来了啊,快快请进,诸位夫人都等着您呢。”

    萧玉珠微笑点头,进得门去,首先抬眼的就是见着首位的萧老将军夫人对着她微笑了一下,想来老将军夫人就是丫环口中的三老太夫人,她记得萧偃老将军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她旁边也坐在主位位置上,那位脸上笑意吟吟,朝她瞧来的美妇就是丫环口中的老夫人了……

    萧玉珠是真真没想到族长夫人萧钟氏是这等美妇,她看起来不过三十余岁,凤眼俏鼻朱唇,她仅就一脸笑意,看起来就已风情万千,瞧她身上哪处,哪都当不上一个“老”字。

    “玉珠见过老将军夫人,见过……”萧玉珠朝那美妇看去,羞涩一笑,“玉珠见过族长夫人……”

    “瞧瞧,又被你吓住了一个,你啊你,就是个调皮的,说你你还不信,”萧偃萧老将军夫人萧容氏亲昵地用手指点了点萧钟氏的鼻子,“好好的样子,偏生好几年前就让人叫你老夫人。”

    “咯咯……”萧钟氏畅笑了好几声,那手朝萧玉珠伸来,“快过来让我瞧瞧,我的好侄女诶,生得这般美,我这还是头一次见,我可得好好瞧瞧,这可是咱们萧家在淮南长大的嫡长女,我们萧家天仙一般的人……”

    等拉过萧玉珠的手,她仔细地看看萧玉珠的脸,又看了看她的肚子,随后嘴里啧啧出声,惊叹道,“我可没见过怀着孩子还能美得这般出尘的,太夫人啊,我看我们家那些姑娘往她跟前一站,就都成糟粕了,这下可糟糕了,这下留在家里的可怎么还嫁得出去啊?”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

    晚安。

    ☆、第85章

    这好听话一出,萧玉珠这次倒没羞得低下头,反倒落落大方微笑着道,“哥哥跟我说,主家的夫人是最最宽和的,今日见着了夫人,玉珠才知,夫人不仅最最宽和,也最最舍得夸人,玉珠哪有您说得这般好,刚才在路上见着几个妹妹,那才是真个儿落入凡间的仙子,玉珠在她们面前一站,倒是落了俗套了。”

    说着,自愧不如地微叹了口气。

    这次她要羞得无话,不回这位族长夫人明着抬举她,实则会让萧家众小姐私下会不嗤她的话,这好话就未必真是好话了。

    越是美貌的姑娘,心中越是注重自身姿色,要是被别人比下去了,哪有甘心的道理,所以这位夫人的话好听至极,但也落不着真正的好处在她身上,反倒要惹一身马蚤。

    萧容氏听到她的话,眉毛一扬,仅顿了一下就又笑道了起来,赞道,“瞧瞧这嘴,多会说话,多会做人呐,我们家那些姑娘若有你一半的会说话,我这老婆子也就不用操心她们了。”

    “夫人哪儿老了,玉珠见您一点也不老……”萧玉珠连摇了两下头,叹道,“若您都是老太婆,玉珠岂不也已是人老珠黄了?我看您的模样,就像没大着玉珠几岁的样子……”

    说着,羡慕地看向萧钟氏。

    萧钟氏两次提起她们家的姑娘,萧玉珠也很自然地两次都没搭姑娘这两字的茬。

    她听兄长说了,主家这边希望他保媒,老将军那边希望他帮萧如婵保远威候那家的媒,而远侯公家的大公子也与兄长颇有点交情,而族长夫人也看中了一家需要他兄长保媒的,那就是当今圣上的么弟,今年虚岁十六,已被封王立府的轩孝王,而兄长于轩孝王有救命之恩。

    这两家如果能做媒成功当然是好到极点的媒,可萧知远现在朝廷已是出了大风头了,他要是出面给萧家保这两桩媒,那他可能先前没成众矢之的,那么以后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了,要知他现在还能在朝廷如鱼得水,是与六月由他主持考课,向上呈禀官员任职有关,众人都还想倚仗他一点,有那没被赶尽杀绝的,还指着他能手下留情东山再起,所以现在满朝都还对他客客气气。

    对他客气,不过是众人都还有想望,没到狗急跳墙的地步,但萧知远若是什么好处都占了,这外人的不平之心就会突起,到时联手起来对付他,也不是不无可能。

    萧知远也不想什么便宜都占,把事情做绝,实则他现在绝一家两家人的路还好说,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