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1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重生1991第19部分阅读
    模的国有建筑公司会倒闭,但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神奇。

    因为黄曲波这位省长秘书给秀州市相关领导打过招呼,而当初被陈大勇倚为靠山的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刘永胜这次也专门派了秘书,带着张崇喜等人去见了几位相关部门的领导,请吃了几顿酒,该打点的也都打点了。所以,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不久后,就给出了兴旺建筑公司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负担第六建筑公司的全部近一千万的债务,另外再注资一千万,可以占有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另一个方案,一次性出资两千五百万整体买断,不用承担债务,但另外必须解决第六建筑公司近两百来人的工作。

    这两个方案,兴旺建筑公司的几位股东都是倾向于第二个方案的,但除了陈大勇外,包括张崇喜在内的其他股东都拿不出太多的钱来。

    这几年,兴旺建筑公司取得了三级资质,公司的总资产也就一千多万左右,净资产也就七百来万,而第六建筑公司却是有着二级资质的,总资产有两千多万,他们报的两千五百万,也算是比较保守和合理的。

    最后,兴旺建筑公司又召开了一次股东大会,一致决定整体买断第六建筑公司。关于资金的问题,除了公司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外,其余几位股东有多少出多少,差多少再由陈大勇这位最大的股东补上。陈大勇之所以有这个决心和魄力,却是因为儿子陈锋的建议和支持。因为陈锋了解了这家第六建筑公司名下那两块地皮的位置,不说,那一万多平方米的大块,就光说那块两千多个平方,现在还处于市区边缘的地皮,若是陈锋没记错的话,五六年后,市区面积逐步扩大,秀州市政府新办公大楼就要迁到这边来,还在旁边造了一个大型广场,以及新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等标志性建筑,接着当然的这边的地价连着翻了好几番。就只冲着这块地皮,这时候买下第六建筑公司,那也是绝对有赚不赔的一门划算生意。

    陈大勇现在对于儿子的建议,是百分百支持的,再说,这钱也要从他的书稿中支出,他自己也希望借此进一步的壮大兴旺。

    张崇喜这次也很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卖车卖房,东拼西借的拿出了两百万,黄永和陈大志则都拿出了五十万,陈德仁毕竟年纪大了,有些保守,只拿出了三十万,再加上现在公司里还能动用的五百万,总共也就八百多万,这样一来,要想收购第六建筑公司,陈大勇这位大股东就要出近两千万。几位股东,包括当初跟陈大勇父子一起上香港的黄永,都以为陈大勇短时间内拿不出这么多钱,却不想他们这几位股东陆续拿出钱后,陈大勇立即就信心十足的带着张崇喜等一干人马,亲自赶赴市里跟第六建筑公司按照第二个方案内容大体一致的签订了合约,很是干脆的一次性支付了两千五百万收购款,但对于附带的安排原职工工作这一条却是稍微做了修改,对于第六建筑公司的骨干人员他们可以高薪聘请,此外,原普通职工想走的一律一次性发给五千元的遣散费,原公司干部人员则一次性给予一万元的遣散费。陈大勇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受了黄秘书的指点,这第六建筑公司之所以会倒闭,坏就坏在这一大批人浮于事的干部身上,所以,他哪还敢留下这群“菩萨”,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将他们请走。最后,第六建筑公司的原职工走掉了大半,原先的干部,更是走了没剩下几个。

    兴旺建筑公司从上到下忙碌了整整两个多月,才算是完完全全的接收了第六建筑公司,而兴旺公司借此也改名为秀州市兴旺建筑公司,并获得了二级资质的建筑资格。

    兴旺建筑公司这次可说是蛇吞象般的吞下了第六建筑公司,重组后的注册资金高达两千多万,净资产也高达三千万。其中陈大勇当然占了绝对的大头,持股80%,张崇喜这次因破釜沉舟的出资两百万,占到了12%,比原先的比例略有进步,陈大志、黄永、陈德仁,则各自占了剩下的股份。

    在此期间,陈大勇亲自坐镇市区,向社会上公开高薪招聘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建筑行业专业人员,为兴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个月后,已经壮大的兴旺公司,接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单子——改建罗安市(原来的罗安县)市中心的一条著名商业街。这条商业街的规模是玉洋镇这乡下地方的商业街没法比的,一间同样面积的门面房,其间的价格就至少相差十几倍。总工程造价两个亿,预期16个月内全部竣工。

    能揽下这个大工程,其中已经调任罗安市副市长张崇喜的叔叔张有为出了不少力,当初他在横洋县任上,就为兴旺公司牵线搭桥拉来了不少业务,这次更是送了一个大人情。当然最后之所以成功,还是因为黄秘书给罗安市相关领导打过招呼的缘故。

    兴旺建筑公司,能在完成并购重组后不久,就拿下这个政府工程,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雄厚实力和背景,公司的几个头头脑脑第一时间就赶赴罗安市,每天二十四小时轮流坐镇施工现场。力求打好这预示兴旺公司即将腾飞的第一战。

    ps:又没有推荐了!开始裸奔,请大家多多加倍支持!!谢谢!!

    正文 第2章 fengchen

    ps:裸奔g……求票求推荐求收藏!!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小学毕业考顺利结束,下半年开始,陈锋就是一名初中生了。陈锋前世记忆中红叶一家搬离玉洋镇的历史还没有发生,不过,陈锋为了安全起见,在毕业考结束暑假开始后,便让红叶跟自己的表姐赵小玉一起都住到了自己家来,以便于自己能第一时间知道她家搬家的消息。

    暂时放下了红叶这边的心思后,陈锋便让父亲打电话给在广州的徐国栋,让他帮忙寻找一位在科技公司名叫丁雷的技术员,戴眼镜,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老家是东海省甬州的。徐国栋三个月前,通过张汉杰的关系向陈大勇申请了二十万元的投资,在广州建立了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陈大勇占这家公司的百分之三十股份,张汉杰也占了百分之十,因此现在徐国栋和张汉杰跟他们家的关系又亲近了许多。这样的小事,徐国栋当然不会拒绝,也没问具体原因,就答应了下来。

    陈锋要找的这位丁雷,当然就是后来曾当过国内首富的那位网亿老板。陈锋前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专业课成绩只能算一般,但对于国内it历史上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还是知道一些的。对未来四大门户网站的历史也是记忆犹新。更何况这位丁磊在他前世的历史中还荣登过国内富豪排行榜的第一名,想不让人注意都难,当时也因此,陈锋专门上网好奇的搜索过丁雷的发家史,看了一看。这时候的他,应该还在广州一家不知啥名的科技公司工作,明年他才会离开这家公司,开始自己当老板创立网亿,陈锋不想拔苗助长的这时候就鼓动他下海,将网亿的历史提前,只是想在此之前,先一步的确定目标,跟他打好关系,在他创业之初困难之时来个“雪中送炭”。

    除了丁雷之外,现阶段还有一个受陈锋专注的人物便是搜乎网的创始人张潮阳了,这时候他应该已经打算回国建立一家自己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到处筹钱融资,相比起还在广州打工的丁雷,张潮阳现在更加需要钱。不过,这时候也不用急在一时,慢慢的磨一下他的耐性,让他多吃几次闭门羹和感受人情冷暖之后,再“送钱上门”,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

    时间到了七月份的时候,香港的蔡淑青打来电话,第二次加印的一百万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基本上没有存货了,询问是否第三次加印,她本人对于第三次再加印一百万册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对此,陈锋当然也有信心,便打算再和飞逸出版社签订了第三次加印一百万册的合同。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全英国各大书店,从去年到现在已经累积销售出了近两百万册,今年两个季度内也已经销售出了近百万册,如此惊人的销量顺理成章的荣登英国各大畅销书榜的冠军宝座,各大报纸对这本书的评论也几乎是一面倒的给予了高度赞扬,甚至有文学评论家将这本书与《魔戒》相媲美,称颂这本书是魔幻文学的另一里程碑之作。

    英国国内的读者现在都十分好奇fengchen这位原著者到底是何许人物,他越是保持低调不出来跟媒体见面,公众越是有一窥究竟的好奇心,猜测他(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不过,在陈锋的要求下,蔡淑青早已对全社下达了封口令,深知内情的几位属下,更是签订了保密协定,不准他们泄露任何有关陈锋的一切。但尽管如此,陈锋家的电话也开始渐渐变得繁忙起来,赵小兰做为家庭主妇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好几个对方操着英语的电话。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最后,她烦不胜烦,在征求陈大勇父子同意后,干脆把家里的电话号码给换了。

    而英国的各大媒体记者也纷纷出动,通过各种渠道来打听这位fengchen,试图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吸引读者的眼球。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后,他们总算是有了一些收获,知道了这位fengchen是位男性,很年轻,而且还是一位中国人。当然对于这几点报道,在没有fengchen本人出面证实的情况下,尤其fengchen是中国人而不是他们大英帝国的人这一点,英国国内绝大多数读者都表示了极度的怀疑。

    蔡淑青笑言,要是陈锋现在公开自己身份的话,肯定会第一时间成为全英国,乃至全球的爆炸性新闻。已经有好几家媒体包括一些知名媒体都联系过她了,希望通过她让fengchen接受他们的采访,为此,他们许诺将付给她和fengchen数目非常可观的介绍费和采访费。

    陈锋之所以现在还保密自己的身份,一来是深明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二来是因为他的英语水平,在前世他尽管通过了英语六级考,但却是连续补考了两次才勉强及格的,他也练习过一段时间的口语,但水平只能说一般,一些日常交流还没什么问题,深入一点的对谈,可就只能当哑巴了,试问就他这样的英语水平,怎么可能写出《哈利波特》这样的英文书,他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到时会穿帮,所以,他这段时间抽空都在恶补英语,但因为闭门造车,收效甚微;第三个原因,却是因为他多少有些心虚的缘故,怕到时接受采访的时候被人质疑。

    综合这三个原因,他不得不保持低调,不想跟媒体见面,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当然,等到了自己稍微再长大一些,英语水平再好一些,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时候,他当然也不排斥做一下世界名人,感受一下明星的风光。

    此外,蔡淑青也是来催稿的,希望他尽快出第二部。

    陈锋这时候尽管已经算是完成了第二部的英文版《密室》,但自己感觉便不是很满意,还在修修改改,没有最终定稿,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草率,而把这套经典魔幻小说给毁了。

    蔡淑青飞过来和陈锋续约的时候,顺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通过近四五个月的运作策划和宣传,拍得美国版权的那家出版公司表示,再过两个月后,将在美国本土先行发行一百万册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此之前,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已经先行发行了五十万册的《魔法石》,目前两个多月过去了,销售成绩虽不比英国火爆,但也十分喜人,都已经销售出了十几万册。

    蔡淑青这次在玉洋镇足足呆了一个星期,在陈锋表嫂何洁的陪同下,浏览了横洋县以及附近几个县市的著名景点后,才返回香港。临行前,她念念不忘的,当然还是陈锋的哈利波特第二部了。在她唐僧般的攻势下,他只好答应一定在年底下交稿。);

    正文 第3章 张潮阳

    送走了蔡淑青之后,陈锋便在父亲,还有张汉杰、黄永及李强国的陪同下,一起坐飞机去首都北京。

    这时候,兴旺建筑公司接下的罗安市商业街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了一个多月,事情基本都已上了轨道,再加上有张崇喜和陈大志这两人一起在盯着,陈大勇才放心的跟儿子一起进京。

    对于儿子为什么找丁雷和张潮阳,陈大勇当然好奇的问过,陈锋没办法下只好又推说自己做梦梦到这两人会凭借这两年创立的互联网公司,在未来几年后就会成为亿万富翁,而自己借机对他们现在的公司进行投资,在将来当然也能分一杯羹。陈大勇一听原来如此,当然也十分上心。更何况,现在香港汇丰银行的户头尽管前两个月被他花掉了近两千万,但它的金额还在一个劲的往上涨,即便除去给飞逸出版社的分成,他这个宝贝儿子现在的身家也已经破亿了。这么多钱存着不动,实在让他这个当老子的每日提心吊胆,还不如花掉一些,才能让他心里感觉踏实。

    对于张潮阳这个人,陈锋了解的比丁雷还要多一些,他当年是清华的高材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过博士学位,他创立的爱信特电子技术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公司。

    不过,这时候他应该还没能完全拿到创建公司的启动资金,这就是陈锋的机会,另外一点是,他有着张潮阳现在还没有超前思维。要知道,尽管今年张潮阳就创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他还要摸爬滚打黑暗中摸索将近一年的时间,再进行第二次更加艰难的融资后,才有了后来的搜乎。陈锋现在不仅能给他启动资金,还能给他没有的门户网站建设创意,让他节省掉一年的时间,让搜乎提早一年出现。

    飞机到达北京后,便在陈锋的提议下,几人一起下榻海淀区的万泉庄园酒店,这时候张潮阳就住在这里。

    几个各自要了几个房间放好了行李后,并由张汉杰出面到服务台,出具律师证借口有事找张潮阳,于是,很快几人便在一楼的大厅见到了张潮阳。

    张潮阳这时候正准备过几天再去美国寻找融资渠道,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吃过好几次闭门羹更甚至对方的冷嘲热讽了。张汉杰通过服务台电话联系上他,自称受某位大老板之托找他谈生意,心下不由大是好奇,但想到有可能从这位大老板身上凑到钱,便急匆匆的下楼来了。

    “你好,请问你就是那位张律师吗?”张潮阳看见站在服务台旁戴着眼镜的张汉杰,便上前询问。

    “你好,我就是,你是张潮阳先生吧。”

    张潮阳点头,有些茫然的看着他。

    张汉杰跟他握了握手,便向坐在大厅长椅上的陈大勇父子指了指:“是他们要找你,请跟我来。”

    张潮阳来到陈大勇父子面前,前世见过他真人照片的陈锋,立马兴奋的从座位上站起,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满面灿烂笑容的说道:“你好,张大哥,我对你可是久仰已久,这次总算是见到你本人了。”

    这句话陈锋可是完全发自肺腑,他能在现实中见到这位在将来偶像级的人物,心里当然只有兴奋之情。

    “你是?”张潮阳看着眼前半大不小的少年,心中更是疑惑了。

    陈大勇见此上前握手介绍到:“你好,我叫陈大勇,这是我的儿子陈锋。”

    张潮阳看人还是有些眼光的,他见陈大勇穿着一套合身没牌子的西服,腰上挂着传呼机,腰里夹着一个公文包,手里还拿着一只有钱人象征的大哥大。除了此,身旁跟着站起一身精悍之气的黄永和张强国两人腰间也都别了传呼机和大哥大。而陈大勇没为他介绍这两人,这两人也没主动上前招呼,看样子就知道这两人是保镖,连保镖都这么高档配备,可想而知他的富有。他当下不由肃然了几分。

    “你好,陈先生,听说你要找我做生意?”张潮阳客气的问。

    陈大勇笑笑,指了指陈锋道:“确切的说是我这儿子要找你做生意,我对你们什么互联网的可一窍不通。”

    张潮阳不由呆了一呆,这才认真打量陈锋,只见他看起来身高一米七左右,面貌俊朗,但看样子最多也就十五六岁。

    “陈先生,你没开玩笑吧。你说你儿子要跟我谈生意?”

    陈锋一脸严肃道:“张大哥,我爸说的没错,是我要找你做生意。你现在不是想自己创业,在国内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吗?正好我手头有些多余的钱,而我又十分看好未来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