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了。
“拿这个把袖子绑了,便看不出来。”
旁边这时伸出一只手,拿着一条银色长条的缎带过来。琉璃抬头一看来人,立即像被针刺了一样跳起来。
“杜睿!”
杜睿看了她一眼,闷闷地道:“亏你还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琉璃脑子像极光一样迅速地转动,她知道他今日来府了,可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前院与廷玉他们兄弟聊天才是,怎么会在这里?他发现她了,又想怎么着?
她警惕地看着他,上回在金泉寺里发生的事他多半已经告诉了郭遐,可是郭遐没把她怎么样,她也就没把这当回事了,也没想过会再跟他见面,眼下这情形实在是太过出乎意外。但是他毕竟是淮宁侯府的小世子,她不能再像上次对待登徒子一样粗暴地对待他了,在他没把她怎么样之前,她总是得摆出她应有的姿态。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正文 146 欠我很多
“不知小世子在此,请恕相扰之罪。”
她冲他福了福礼,就像对待寻常来客一样。
杜睿默不作声看了看她的袖口,把手上缎带居带撕成两段。下意识要伸手将她的手捉起来,伸到半空又停住了。他咳嗽了一下撇开目光,比划着道:“你把手抬起来,我帮你缠一缠。”
琉璃琢磨出他的意思,敢情他是要拿这带子将她袖口缠起,如此便遮住了污渍。想来这个办法也蛮好,这带子的颜色与衣裳颜色相近,如果两只袖子都被缎带包起来,还可当个特别的装饰。遂把手抬起,伸向他。
杜睿的手指很修长,但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不算纤细,甚至上头有些茧子。圣上尚武,于是连带使皇族子弟也都或多或少地会习些武艺,从那夜里他的身手看来,兴许那正是练武练的。他把缎带在她手腕上缠绕了几圈,而后在上头打了个小巧的梅花结,说道:“这样就好了。”
琉璃抬起双手看了看,竟然包得十分细致,看上去就像特意在袖口缀了朵梅花装饰一般,遂满意地道:“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多谢你。”
她顺势抬头,带着欣喜之色去看他,这才发现他头顶的发髻竟然光秃秃地,敢情这带子竟是他束髻的发带,如此撕成了两段,竟是也成了无用之物了。琉璃见他这模样,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说道:“你这样出去,也是不妥。其实不用这样的,搞得我好像欠你——”
“你上次还砸了我一个血洞呢。”杜睿摸摸额角那黄豆大一个小疤痕,打断她的话,说道:“真说起来,你欠我的可多了去了。”
琉璃愕住,越发不好意思了,“那个事,实在对不住。”
杜睿看着她。微哼道:“笨丫头。”
琉璃见他不像真的记恨的样子。暗地松了口气,再想起往后他若娶了毓华,成了亲戚,少不得又要遇见,便就岔开这话,作出随意的样子道:“你怎么会在这里?我刚还以为这里没有人呢。幸亏你不是别人,也早就见过我糗样,若是被别的人撞见,我只怕要丢个脸了。”
她笑笑地。终究因为没与年纪相仿的男子这样私下说过话,而有些不大自然。
杜睿隔三步远与她对站着。若有所思看着她。
琉璃觉得这回见他仿佛有点不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毓华的缘故。便觉与他再这么呆着很是不妥,便道:“我们走吧。”说完又觉得这话更是失了分寸,她凭什么跟他并称“我们”?要也是毓华说才是。便又踟蹰了,抬头去看他,生怕他误会。
杜睿也怕外人撞见他与她在此惹来闲话,在家中决定提亲之前,他是必须要按捺住见她的冲动的。方才听得她说他不是外人心中已很激动。这会子见她提出要走,便已作势抬脚,转眼见她又停住,便不由道:“怎么了?”
琉璃笑了笑道:“小世子还是先走吧。这么着一道出去,可不像话。”
杜睿一想也是,遂点头道:“你先走。我等你走了再走。”
琉璃不与他争这个,也就收好绢子往正院方向去。
杜睿忽然又追上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名字,下回就叫我名字。不准叫小世子了。”
琉璃顿了半日才含糊地应了声。下回,他们下回见面还不知道在何时呢!
这一路来果然没人看出琉璃的妆容不妥,回到正院时众女客已然前去入席就餐了,老太太如今的状况已经容不得她再去做这等劳神之事,便有苏姨娘陪着在安禧堂用饭,梁氏则与齐氏一道去了陪客。
琉璃回倚寿园回房换了衣裳,重又梳了头才出来。蕊儿不免问起她何以去了趟四房便弄得眼下这模样,等她把燕华发疯一事说了,蕊儿便没了好气。一见她换下的衣裳里多了两条带子,遂道:“这是何物?”
琉璃撇过头道:“临时拿来掩袖子的。”
蕊儿便道:“那是留着还是扔了?”
琉璃想起杜睿,若把这带子扔了,倒好像把他一番心意丢了似的,于是咬了咬唇道:“留着吧。”话说出口又觉心下乱跳,这要是留着,便等于与他私相授受,况他将来还是毓华的男人,这么留着算是什么意思?遂又横下心道:“还是扔了。”
蕊儿看她这般犹豫不决,可不像她平日样子,防她将来又要,便也不听她的了,将那带子仍拿去洗了收起不提。
午宴过后,大多数客人都已走了,只除了关系亲近的几家被留下来陪着何府的人送燕华上轿。这里席散后到了日暮西斜,迎亲的队伍就该来了,走掉的那大多数客人也还要准备去奉远伯府吃晚宴。
黄昏时年纪与何修原不相上下的奉远伯率着迎亲队伍前来叩门了,琴瑟锣鼓之中,燕华终于老老实实地上了花轿,去了做她的伯爷夫人。聂氏哭得肝肠寸断,虽则有作戏之嫌,琉璃却也从中看出了几分真意。没了燕华,何修原如今又渐渐与冯姨娘亲近起来,聂氏将来的日子只怕要比从前寂寞几分。
随着燕华的出嫁,府里仿佛又安静了几分,因着姑娘们愈来愈少,再也不复往日聚餐便是一整桌的壮观了。
再随着日子一晃滑过了秋天,进了隆冬,老太太行动也愈来愈艰难,下床的时日也愈隔愈久。琉璃粗略算了算,从上回到如今,老太太竟是已有三个多月未曾进过佛堂。因着躺在床上不如床下便利,且时刻不能缺人,正院里又增加了侍候的人数,琉璃将春香也调回来了,与红梅绿荷以及冬梅一道负责老太太的汤药。
日子越加后推,老太太睡着的时间也越发地长起来,如不唤醒她,有时候竟能睡上七八个时辰。醒着时有时听琉璃说说外头的传闻,有时候就听她读读经。每个人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中都明白,老太太剩下的日子已真的不多了。琉璃想让她走的舒心,于是与淑华等人说好,让她们时常地上安禧堂来陪着说说话,毓华如今也时不时地上正院来坐坐了,见了琉璃仍向从前那般爱理不理,但琉璃却察觉得出来她眉目底下的那股深深恨意。
杜睿如今时常地上何府来,甚至琉璃有次去梧桐时还正好见着他出门的背影。只是他与毓华的婚事仍然没被提上日程,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为了侍候老太太,琉璃如今已与郭遐打过招呼,暂且把自己的课停了,起码等过了这段再说。郭遐如今对琉璃仍是面上淡淡的样子,但她也感知得到,这位不苟言笑的女师其实已经对自己破过了不少次的例,如果她真的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学生,便不值得她这么做。琉璃在梧桐院书房与她深聊过一次对何府的想法,郭遐最后送给她四个字:稳中求胜。琉璃琢磨着话中深意,将之引为训诫。
这几日连日大雪,老太太咳嗽得越加厉害,琉璃早上拿痰盂侍候时,竟蓦然发现痰中血红一片!青裳在旁禁不住一声低呼,唬得她几乎把痰盂跌落在地。老太太听见动静,遂道:“什么事?”声音虚弱得犹如只剩了一口气息。琉璃努力地稳住心神,回道:“无事,就是我差点滑了一跤,青裳太大惊小怪了。”
老太太不作声,又闭上了双眼。
琉璃出门后立即唤人去请吴隐中,吴隐中来到后面色凝重地看了痰盂,又替老太太把了脉,长久地没有出声。琉璃示意他到了外间,问道:“大约是个什么状况,我们心中也有数了,吴大夫有话不妨直说。”
吴隐中道:“也就是这两三日了。”
琉璃终究忍不住怔住,强忍着鼻酸,说道:“有什么法子,可让她老人家这几日身上轻松些?”
吴隐中叹了叹,“我替她扎两针吧。但也仅只能让她老人家舒服些,并不能延长她的时日。”
琉璃点点头,起身把他让进屋内。
扎过针后,老太太神智明显清醒了些,琉璃中午喂她吃了半碗米粥,又给她看了几幅自己新绣的鞋面。下晌老太爷早早回来,琉璃将吴隐中的话说给他听,他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像是忽然间老了十岁,隔了许久才进老太太屋里来。
各房里也迅速得知了这个消息,这几日梁氏齐氏聂氏往安禧堂走的越发勤了,毓华等几位姑娘也停了课,尽趁着老太太清醒时陪她说话一阵。
大雪停下来的这日正是小年,天放大亮时,老太太忽然醒了,声音竟分外清晰地道:“琉璃在哪儿?”
琉璃正在火炉旁温米粥,听见呼唤立即起身到得床边,老太太道:“扶我坐起来。”琉璃两个月都不曾扶她坐起过,这会子见她精神大好,竟是喜出望外,连忙唤来青裳将她小心扶起来。老太太道:“老太爷他们,可还在府里?”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正文 147 断然拒绝
琉璃见她满面红光,呼吸急促,竟全不像之前孱弱颓败之状,不由得怔住,人常道人临死前皆有回光返照那刻,吴隐中所说的两三日也已到了,老太太的大限莫非当真就在今日?
当下禁不住鼻头一酸,强笑道:“在哩,老太爷就在隔壁,我这就让人去请。”
说着快步退出来,到了帘外,扶着门框努力平息几分心情才又举步出去。
老太爷很快到了,因着吴隐中那话,这两日府里挂职的老爷们尽都往朝中告了假,同时也早修了书信让身在外地的何江鸿带着刘姨娘与臻华归京,是已这两日一众老小竟是全部在府。
老太爷进去后,琉璃便让红梅绿荷去通知各房与吴隐中,正好梁氏母女及毓华和苏姨娘等人在,听着琉璃这般吩咐,也察觉不好,顿时纷纷上来问询。
琉璃并未开口,只摇了摇头,苏姨娘眼泪就已滚了下来。淑华毓华对视一眼,神色当即变得凝重。而梁氏则叹气坐下,不多会儿,也拿着绢子印起眼眶。
琉璃转到帘子下,各房里人很快到齐了,这一府里近百号人神色黯色齐聚在这厅堂中,无形中又加重了几分哀戚的气息。隔着帘子琉璃听得到老太太断断续续地与老太爷交代着什么,老太爷尽量压抑着,以哽咽的声音回应。她说不清此时是什么心情,这一刻她早就已经有过预料,可是真正来临时却像石头一样紧压在心底,让人透不过气。
老太爷片刻后红着眼眶出来,众人纷纷上前,他撇开脸道:“老大家的都先进去罢。”
毓华忽然站出来:“我母亲尚且是二老的儿媳,今日老太太逢喜,也该将她请出来送终才是。”
正准备进内的苏姨娘等人忽地停住,帘子下的琉璃也目光疾利地往毓华看来。她竟在这种时候提出让余氏出来,余氏怎么能出来?她要是出来,谁还能把她再弄进去?!老太爷怔住无语之时。琉璃斩钉截铁说道:“若没有大夫人。老太太也不至于到今日,这种时候让她出来,不是成心让老太太走得不安心么?还是依老太爷当日的决定,就让她在佛堂里为老太太祈佛颂经罢!”
毓华目光顿时变成刀子一样射过来,琉璃站在帘子底下,毫不示弱瞪视过去。
厅堂里因着她二人倏然变得沉静,片刻老太爷才挥手道:“听九丫头的,你们进去罢。”
何苁立看了眼琉璃,默默无言地领着一众人进去,琉璃排到末尾。也要跟进,老太爷道:“你慢着。最后老太太会唤你。”琉璃便又停步,依然站在帘栊底下。
长房的出来后便到二房,依次轮到四房,何修原红肿着双眼与聂氏领着一众房里人进内。等他们出来,青裳便来掀帘子,“九姑娘请进来,老太太有话交代。”
老太太独独与她一人交代后话。这似乎暗示了些什么,梁氏等人不时把目光瞟过来,毓华也死瞪着她的背影。
琉璃进得屋内,口里唤了声“祖母”,顺势在床前脚榻上跪下。老太太挥手让丫鬟们出去,然后拉住她的手,示意她坐下来。琉璃抹了把眼泪,在脚榻上坐下,老太太定定打量了她半日。缓缓道:“你跟你大姑母一样,面容生得好,娇而不艳,是富贵之相,将来自己再把握好一些,会有出头之日的。”
琉璃低下头去,啜泣起来。
“你以庶女身份留在府里,这个中的辛酸你也尝得多了,也该知道,世上本就有许多个阶层,而小小的一座宅院,嫡庶之间就是最大的分级。身为庶房所承受的一切这并不能怨别人,因为身为嫡室也有嫡室的苦处,她们不得不去防备身边一切有可能成为危胁的人,只要有这个分级存在,嫡庶之间就永远不可能和谐,我如今要跟你说的,就是要你在尝尽这一切冷暖后,今后一定要为你自己作主,堂堂正正地嫁出去做个原配夫人,然后守住你的丈夫,你的儿女,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女人。”
琉璃紧扶住床沿,咬紧了下唇听着,面上早被泪水侵袭得不成样子。
“对于你,”老太太咳了咳,喘息道:“我本来想着或许能等到那人来提亲,所以一直把给你准备好的嫁妆留着,想等着你订亲后再给你自己拿着。如今我等不着了,这是我自己小库房的钥匙,里头是给你的嫁妆,都让老太爷亲自清点过了。这钥匙有子母两把,一把给你,一把给老太爷,需得同时插入才能打开。你把它收好,出嫁时老太爷自会把那把钥匙给你。”
她伸手从枕下取出一把铜匙,交到琉璃手里,艰难地拍了拍她手背道:“你的婚事,只怕还要费番工夫,你自己,小心。你苏姨娘,也是个苦命人,你要,替我,待她好点。”
“老太太!……”
琉璃握紧这钥匙,伏在老太太身上痛哭起来。
交代完这番事情,这位被毒药折磨了两年有余的老人终于如释重负的吐了口气,瘫软了下去。
琉璃失声大哭唤来吴隐中,等侯在门外的一众人也纷纷涌进来,但是已经没有用了,吴隐中的银针不管怎么扎,老太太都已然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无论琉璃与何苁立等众孝子如何痛呼,她都已只有出气而没有进气。
庆禧十三年小年夜巳时三刻,何老太太溘然归西。府里上下内外尽皆哀哭声一片,不到半日三道大门都已贴白告丧。
接下来便开始大举操办丧事。老太太的棺椁依例在府内停灵七日,等做完法事之后便移往城外金泉寺,直到满了七七四十九日后,才起棺下葬。琉璃在灵前足足守了二七,直到老太爷指派各房轮番进寺守灵,才随着队伍回到府来。
在金泉寺时京中各府也来吊唁,杜睿也拿着淮宁侯府的名帖来了。琉璃在廊下遇见他,隔七八步远站着,想与他打声招呼,终归没那攀谈的心情,点点头便要离开。杜睿追上来,憋了半日说道:“你放心,没事哩。”
琉璃不知他让她放的哪门子心,但终归不忍拂他这番好意,说道:“我无妨,多谢你。”
府里经此一事,自然又是另外一番光景。老太爷身子佝偻了好些,行动也不如从前灵敏了,足足休养了半个月才又回朝。加之苏姨娘也病了,琉璃如今不必在正院侍侯,便在旁照护了几日。苏姨娘甚是欢喜,没几日便就见好下了床走动。
梁氏因着何江鸿带着刘姨娘与臻华回来,一看年余不见,刘姨娘看上去竟比从前还要年轻了几岁,那臻华也出落了,心下便就十分不舒服,这两日便就缠着老太爷,让他在朝中打点打点,看能不能把何江鸿给弄回来。一面又回房劝何江鸿索性报请丁忧,暂时留在京中。她的话也就罢了,可禁不住淑华在旁一番细说,权衡了利弊,何江鸿翌日也就上奏报去了朝廷,报请留京丁忧。
回来了一个臻华,好歹也让这日渐冷清的宅院热闹了几分。
至于三房,没了老太太在上,齐氏做起这主母似乎越发地得心应手了,这几个月下来,想必已经将府里余氏原先安放的人全部换毕,余氏挖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