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贵女谋第1部分阅读(2/2)


    可后来渐渐明白了,枪打出头鸟,她在府中地位不如其他堂姐妹,要是强出这个风头会成为出头鸟,女孩子间的竞争很是残酷。

    比如大伯父有四个女儿,两个嫡出两个庶出,苏家的基因很是不错,男子皆俊秀儒雅,女儿则有一副花容月貌。

    年纪相仿的女孩儿又是姐妹,就五官本身来说哪里有什么绝对出众的,多数都是靠气质妆容衣饰等等来衬托出于旁人不同。

    大伯父的四个女儿,嫡女自不用说,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庶女呢,母亲低人一等,女儿自然也低人一等,两个庶女在嫡女面前简直像个小丫鬟一样。

    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值钱,伯府人丁兴旺,这一辈的女孩儿尤其多,四房人加起来竟有二十来个,没有突破三十大关则是因为伯府的三老爷也就是她的父亲贡献的少了些,她这一房只有三个孩子,除却先头的原配留下来的嫡长子,就她的生母许氏生了一双儿女,其余妾室通房皆一无所出。

    并非许氏手段有多高明,相反她用的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给妾室通房灌避子汤,而且是明目张胆灌,就算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一旦有孕,也会被她强行灌下落胎药,然后提脚卖了。

    开始的时候满府惊骇,不少人用各种方法劝说施压,许氏就是不松口,反正她已经恶名在外,没什么好损失的,也不用装了。

    太夫人老了,不想跟儿媳发生冲突,免得临老还落得个恶婆婆的名声,就让长媳,也就是如今的平远伯夫人曲氏来去劝说。

    结果曲氏才说了个开头,就被许氏几句话顶了回去。

    听说许氏眼皮一翻,怪声道:“大嫂是个出了名的贤良淑德,命也好,我自然不敢跟大嫂比,甚至跟四弟妹都比不起,你们生多少养得起,我们三房呢,三爷就翰林院那点俸禄,院子里一堆莺莺燕燕,一针一线都是要花钱,这钱从哪里来?养个孩子不是养只小猫小狗,我就自己亲生的两个都顾不过来,要是再从丫鬟肚子里爬出来几个,谁教谁养?这银子又从那里出?生女娃长大了要说亲,生儿子长大了要娶媳,这要谁操办?反正我是没有那个本事了,为了避免将来愁得头发都白了还说我歹毒刻薄虐待庶出子女,还是现在就不让生,乐得清静,也不白担这个恶名,当然长嫂如母,若是大嫂说这一切您都包了,那我自然没话说。”

    这一番话把曲氏噎得说不出话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氏的话虽然粗鄙难听了些,却也有几分道理,要说伯府的几个爷们都各有进项,做生意的,做官的都不缺钱,唯独这三房的三爷只会花不会挣。

    当然,许氏说没钱也是假的,满府皆知,许氏最是嫁妆丰厚,因为她出身永乡候府,老永乡候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现任永乡候是从族中过继的旁支子弟,所以永乡候府老夫人把大半家产都给了许氏做陪嫁。

    永乡候在朝中已经无势,只白担了个侯爷的名头,是京城的三流贵族罢了,而老远平伯在新皇登基的时候有拥立之功,声势正隆,就算三爷是二婚,许氏也是高嫁了,老夫人当时看重的正是许氏大笔的陪嫁。

    远平伯府不缺钱,不代表三爷不缺,知子莫若母,几个儿子中,三爷最是懦弱无能,成不了大器,其他几个儿子包括庶出的,皆是精明能干。

    太夫人不愿意看着最小的儿子将来要看兄长的脸色依附侯府过日子,所以特地给他订了这样一门实惠的亲事,将来她两腿一伸,小儿子可以靠着媳妇的陪嫁舒舒服服继续做他的闲散人。

    许氏的陪嫁明面上就很惊人,更不用说暗地里肯定也还有不少,她的母亲永乡候府老夫人善于理财,名下产业全部打理的红红火火。

    但是嫁妆毕竟是人家的嫁妆,没有理由要正室的嫁妆去贴补妾室庶子女的道理,许氏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儿女。

    曲氏铩羽而归,将许氏原话跟太夫人说了一遍,太夫人半闭着眼睛,沉默了好一会,也只说了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从此以后就没再提这事。

    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苏宜晴慢慢在丫鬟仆妇的簇拥下来到了太夫人居住的安宁居门口。

    进了门,看到院中里已经一溜烟站了一排女孩子,加上女孩们带的丫鬟,端的是衣香鬓影,一片姹紫嫣红,排在最前头穿着大红绣牡丹百褶裙的是曲氏的长女也是平远伯府嫡长女苏宜荣。

    这位长姐深得她生母的精髓,也颇符合这样的家族嫡长女的标准,高贵大方,举手投足皆优雅无比。

    并且最是孝顺,每每请安都第一个到达,紧跟其后的是她的妹妹,伯府五小姐苏宜华,然后是大房的两个庶出,四小姐苏宜婉,七小姐苏宜惜。

    粗粗听到这四姐妹的名字,苏宜晴就在心里暗暗吐槽,嫡出的两个取名荣华,庶出的两个就叫惋惜。

    二房的两个都是嫡出一个叫苏宜娟,一个叫苏宜秀,排行第二和第六。

    四房的也有两个,一个嫡出一个庶出,庶出排行第老三,叫苏宜彩。嫡出排行第八,叫苏宜香。

    伯府的女孩儿当然不止那么多,不过老夫人怕吵闹,十岁以下的一律不需要来请安,另外儿媳妇因为要管一大家子的事,也一律不需要来请安,孙子也要读书,就让几个孙女来给老人家解解闷。

    饶是只有这几个,开始的时候也让苏宜晴费了好半天的心才记住,这还是托了那些名字都有些巧劲,比如大房嫡出两个名字加起来就是荣华,庶出是惋惜,二房则是娟秀,三房就她自己一个,四房大的一个是庶出,小的是嫡出,两个字连起来彩香。

    正文 第三章 女孩子间的争斗

    这些名字是好记,可最怕是不能对号入座,要是把嫡出叫成庶出,那可是捅了马蜂窝,古代嫡庶犹如天壤之别。

    因此有段时间苏宜晴都不敢乱叫人,一幅木讷的样子,好在那段时间她大病初愈,迷迷糊糊本就正常,更何况原主本来就有些沉默寡言。

    在这群女孩儿中,十一岁的苏宜晴年龄最小,所以她最迟到也没有人说什么,认为理所当然,当然她也不是次次都最迟。

    出头容易被枪打,落得最后面的更倒霉。

    等了一盏茶的时间,岑太夫人终于起来了,由丫鬟服侍这盥洗过后,就开始召见孙女们。

    由大姐苏宜荣领着众姐妹给太夫人请安。

    太夫人看着一排出色的孙女,笑成了弥勒佛,大姐苏宜荣带着众姐妹又在一旁说着讨喜的话,更让她一个早上笑道合不拢嘴。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一屋子女人,姑娘们的贴身丫鬟,还有太夫人跟前的,算起来也有二三十个,这还是大半都被留在外边不能一起跟进来的缘故,总之是一大群人。

    开头的时候,一个个还轻声细语,到了后边,竟有些抢着说话,吵吵嚷嚷,太夫人皱了皱眉头之后,她身边金妈妈就极有眼色的借口体贴几位年纪小一点的小姐先回去休息。

    一二三四留下,五六七先回去,如此一来,留下的人就少一大半。

    留下的人自然喜笑颜开,回去的就苦了一张脸,谁都知道,这阵子太夫人高兴,天天有打赏,太夫人一辈子积攒的东西,一块小玉佩,一只小发簪皆是精品,比过年时长辈赏赐的都好。

    现在走了,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就连苏宜晴也有些小小失望,她也是普通女孩子,对漂亮东西不能免俗。上次得的翡翠小鱼就碧绿通透,雕得活灵活现的,让她爱不释手,捧着把玩了一整日。

    正碰上许氏今日有兴致过来看看,穿越过来做了几年小女孩,苏宜晴也已经适应了小女孩的身份,生母上门,便献宝似的把翡翠小鱼给许氏看。

    许氏作为伯府媳妇是不怎么靠谱,可作为母亲也还是过得去,不怎么管她,可也不打不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苏宜晴伸着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把翡翠小鱼给许氏看的时候,许氏只用眼角扫了一眼,撇撇嘴,有些不屑嘟囔了一句,什么好东西,还值得你当宝。

    苏宜晴被浇了一盆冷水,闷闷的把手缩了回去,低下头不说话了,小模样看着挺可怜。

    这时候许氏母爱发作,看到女儿房间里摆设似乎简陋了些,便随口吩咐丫鬟把她陪嫁的十二生肖玉雕拿来给女儿。

    一溜烟十二只白玉雕成,润泽通透,神态各异一个个只有巴掌大的生肖摆在苏宜晴面前,差点亮瞎了她眼。

    不单苏宜晴,就连之前跟在太夫人身边见过多少好东西的周嬷嬷不禁咂舌,都说三夫人陪嫁多,不过大家都没怎么见过,三夫人也从不显摆,平日里戴的头面首饰也没有比别的夫人强太多。

    现在轻飘飘一出手,就一套这么精美的白玉雕,九小姐还那么小,也舍得送。

    苏宜晴没有想那么多,突然得了这样一大笔横财,小脸笑得那叫一个甜美,拿人手软,一口一声娘,叫得那叫甜美,事后她自己想想都有些鸡皮疙瘩。

    许氏炫富过后,满意的挥挥手走了,在苏宜晴房间里呆了也不过一刻钟,她还得赶着去敦促儿子读书呢。

    苏宜晴也很满意,带着记忆穿越,要说能对这个便宜老妈能生出多少母女之情那是不现实的,两人相处的时间根本就不多,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需要相依为命来促进感情,都凑合着过吧。

    今日苏宜晴还指望着太夫人再随手赏赐下来那么一两件,最好许氏在来一趟,她再给亲娘看,就算许氏不来,她也可以自己去找许氏……

    这下是没指望了。

    财迷心窍的苏宜晴无精打采的走着。

    “九妹妹,你怎么愁眉苦脸的?”一道带着几分嘲讽的声音响起,是四房的苏宜香,她只比苏宜晴大一岁,心思都是一样的。

    苏宜晴抿了抿嘴巴没有说话,尽管做了几年小女孩,形态举止都符合小女孩身份,可真要像一个小女孩一样跟跟姐妹吵架斗嘴,她还是颇为不屑的,只能抿着嘴不说话。

    然而她沉默并不表示别人就会跟着沉默,苏宜香一肚子气没出发,句句冲着苏宜晴来,四房夫人耿氏是商户出身,口齿非常伶俐,这苏宜香跟她母亲学了个十成十,并且长在伯府受正规贵族小姐教育,她就能把两家之长融合起来。

    骂人不带脏字这是轻的,更绝的是被她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功夫了得,迟钝被骂的许久才反应过来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

    今天又噼里啪啦说了一通,说什么越有钱就越吝啬之类的话语。

    苏宜晴不算迟钝,很快就听出了苏宜香指的是什么。

    原来竟是说许氏给她的那套十二生肖玉雕,话里话外都讽刺苏宜晴母亲是暴发户,没教养。

    再好脾气的人也得给气坏了,一个母亲出身商贾父亲明着是伯府公子,实际上经商的人指着一个父亲做文官,母亲是侯府嫡小姐的人说她是暴发户,这真真是颠倒黑白。

    不能再沉默,要这样沉默别人只会认为她好欺负,便装着听不懂苏宜香说的话,睁着大眼睛天真的问道:“八姐姐觉得我的生肖玉雕好么?那天我在姐姐家看到一个玉观音比我的十二生肖漂亮得多呢。”

    一提到观音,苏宜香像被踩了尾巴的蛇一样,差点蹦了起来。

    那座玉观音是母亲娘家送来的,说是求子观音,结果却被父亲送去给了正怀孕的妾室,因为四房女儿不少,庶出嫡出都有,却没有儿子。

    一个女人没有儿子就没有底气,何况四夫人还是商贾之女高嫁进伯府,娘家底气不足,再如何聪明伶俐八面玲珑也于事无补,四爷更是以此为名一个一个的纳美妾生孩子,偏偏生的都是女儿,而耿氏还得装贤惠大度,她不像许氏可以破罐子破摔,她娘家人都得巴着伯府,她有什么底气闹?

    苏宜香打蛇打七寸,一击即中见好就收,领着丫鬟婆子轻轻松松走了,留下苏宜香一个人在哪里气得差点跳脚。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正文 第四章 不靠谱的补偿

    打击万苏宜香之后,苏宜晴回房学刺绣,吃过中饭之后又小睡了一觉,醒来由丫鬟领着去学画画。

    作为世家小姐,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至少会一样,哪怕不精通是陶冶气质也好,然后就是学习礼仪,比如见到什么长辈该行什么礼,喜庆场合该说什么,上门做客该坐在那个位置上,丧事又该做什么说些什么话,一般宴席该准备几个菜,大宴席又该准备几个,甚至像他们这样的贵族小姐,那天运气来了,还能见到宫里的贵人,又该行什么礼,说什么话。

    这些可都是大学问,林林总总要都学全乎了,要好几年的时间,当然也不是人人都需要学,她这样的嫡出小姐,指望着联姻门当户对的人家甚至高嫁,自然要学,那些个庶出则不需要学太多太精,也有例外某些嫡出的天资摆在那,怎么教也学不会的也没有办法,某些庶出才貌过于出色有利用价值的也可额外培养,不过伯府姑娘多,嫡庶分明,自然不能乱了套,该什么待遇就是什么待遇。

    学完规矩,还有点时间,便由周嬷嬷领着去给生母许氏请安。

    结果没到许氏院门口,就听见一片吵闹声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周嬷嬷赶紧领着苏宜晴折了回去,听那声音,肯定是许氏又在折腾三爷那些妾室或者通房了,这种事不好让做女儿的看到太多。

    太夫人暗示过周嬷嬷,千万看好苏宜晴,不能让她学了许氏的做派,免得她自己将来不好说亲不说还连累其他姐妹名声。

    她的母亲许氏性子火爆冲动易受人挑唆,善妒成性,所以尽管出身高,陪嫁也多,却只能嫁个父亲这样一个有些窝囊的。

    之前听说许氏做姑娘时是订过亲的,不过听说对方屋里有个得宠的通房怀了孕,许氏受不了,闹了一通,非要男家给通房灌堕胎药并且赶走,男方不肯,于是只能退亲了事。

    这件事闹出来,许氏的名声就有些不妥,不然也不至于嫁给三爷做填房,当然也因为当面的三爷样貌极好是个翩翩美男子,前头妻子去得早,再娶的时候还很年轻,会做几首酸诗,是京城里头小有名气的才子,人人都以为他前程远大。

    要不是先头妻子留下嫡子,就算填房也不一定轮到许氏。

    然而许氏也很委屈,做填房她也认了,至于有嫡子也没什么,反正这伯府的爵位也落不到三房头上,大不了少分点家产,她嫁妆丰厚还真不稀罕三爷将来分到的那点东西。

    可当初媒人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文曲星下凡状元之才,结果呢,嫁过来才知道是这样一个花心窝囊废,光会念几首酸诗,一个大男人还没她有魄力,就这样都能做官,别笑掉大牙了。

    其实照苏宜晴看来,这对夫妻是半斤八两谁也别挑谁,许氏的脾气摆在哪里,听说早几年连妾都不让三爷纳,可后来也许是太过失望了,又因为男人有了色心,明着不让他就来暗的防不胜防,她也累了,索性大方点,纳就纳了,纳多少都没有问题,就是不能有孩子。

    有孩子就代表长达几十年的麻烦,而无子的妾室通房是可以随意打发的,有孩子则麻烦些。

    两家的老人都是人精,看得出来自家孩子的缺陷,索性让他们配成一对,许氏千不好万不好,有一样特别强,陪嫁多而且能赚钱,随便开个胭脂铺子都比别家挣钱,而三爷最弱的就是挣钱。

    许氏这样的儿媳可以确保那天太夫人两腿一伸,三房依旧可以过着富足的生活,不然换一个软弱无能的,三爷屋里蹦出无数庶出子女,只会花又不会挣,一大家子开销找谁去?太夫人活着的时候还可以看顾一点,当然也不可能太过偏心,几房人都看着呢,只能给他讨个厉害的儿媳妇管着。

    至于以后许氏的名声是否会影响儿女说亲,这都是以后的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的事谁能料得到?伯府人丁兴旺,不可能一个个都管着。

    也不知道今天出了什么事,苏宜晴满心好奇,但是不能明着打听。免得被周嬷嬷训斥。

    便只能等着,天黑之后,借口今日有些犯困,早早上床睡觉了,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