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贵女谋第7部分阅读
    那么浅吧?三千两银子就把你收买了。”

    苏宜荣给母亲一一分析起来:“这几日,我让杨妈妈偷偷打听清楚了,周太夫人真的很了不起,一个人撑起整个家业,这份本事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若是她能教女儿一二,女儿自问也不是笨人,自然也能够如法炮制,周太夫人既然是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自然不会白占人便宜,母亲您想清楚,我是大房长女,我过得好,剩下的妹妹才能嫁得好。”

    曲氏略略一想,便也明白了,来了兴致,讨好周太夫人的方法,她也想到了,就是讨好周太夫人唯一的骨血呗。

    只是想到许氏飞扬跋扈的嘴脸,她有几分犹豫,许氏这个人又不缺钱,没有用得到她的地方,很难讨好。

    苏宜荣提醒道:“母亲,您可以帮忙请名师指点旭哥儿的学业,还有九妹妹,出门应酬的时候带几个妹妹的同时也带上她,对了,还有旭哥儿的亲事,您也可以多多留心,成不成至少拿出一个态度来,三婶也不是不知好歹的蠢人,自然能明白您的心意,对您来说,这也可以得一个好名声,大房跟二房如今不亲密,四房是墙头草,您若是能拉上三房到这边来,别人也不能说您刻薄弟媳。”

    曲氏觉得有道理,请名声指点旭哥儿学业是小事一桩,麻烦的是苏宜晴,不过也算不得什么,不就是出门的时候多带上一个人么?九丫头性子是不怎么讨喜,可除了上次在大房惹出的那件事之后,却也没有见做多出格的举动,顶多为了以防万一,多派几个嬷嬷跟在身边就是了,一小女孩翻不了天。

    苏宜晴已经跟太夫人娘家侄儿订了亲,年纪又偏小,对华儿根本不构成威胁,还可以显示她的大方,顺便不带上那两个庶出。

    尽管苏宜晴对于曲氏突如其来的示好很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能出门玩耍真的很有意思,京城贵女聚在一起,吟诗作画,赏花游湖,各种小游戏很好玩。

    难怪家中姐妹人人都喜欢出来玩,可惜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机会的,必须有长辈带着。

    她母亲许氏是人人厌恶的妒妇,一般贵妇都不屑与之来往,父亲又是个小官,没有结交的价值,除非是阖府统请不能漏掉的那种宴会,不然一般的交际应酬人人都不会请许氏。

    知道母亲名声不好,苏宜晴出来的时候小心翼翼,不出风头,表现中规中矩,无冤无仇更没有利益牵扯,贵女们也不想要落得尖酸刻薄的名声来为难她,更何况还有苏宜华在旁边帮忙解围。

    要说苏宜华,虽然只有十三岁,却颇有长姐苏宜荣的风范,八面玲珑,很容易跟人交朋友。

    在苏宜晴跟着曲氏出了两次门之后。

    许氏借机到了庵堂探望周太夫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周太夫人。

    说曲氏最近对她颇为热络,又是替旭哥儿请名师,又是带苏宜晴出门,只不过这目的太过明显,也太过虚假。

    周太夫人转动手里的佛珠淡淡道:“人跟人之间相处也就这样,朱门绣户讲真心实意就是个笑话,她主动示好,你就受着,我倒是看走了眼,想不到曲氏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儿。”

    许氏还对曲氏之前抢了自己女儿亲事有些不平,道:“就那么轻易原谅她们么?”

    周太夫人闭上眼睛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她们之前也是逼不得已,并不是针对我们,永乡侯府倒是捡了一个宝,与其怨恨报复弄得两败俱伤,不如想想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实惠。”

    听府中的眼线说,苏宜荣管家很是有一手,不愧是之前准备嫁入郡王府的,几天时间就收拾了一批趁机偷j耍滑的,府中顿时变得井井有条,不亚于她在的时候。难得的是,她还能拢住男人的心,居然说服许哲把以前那几个丫鬟都打发出去,然后把自己身边两个给开了脸,放屋里,就这一点来说,比她当年强多了,不愧是吃过大亏的,知道男人靠不住,死抓没用。

    苏宜荣出身伯府,嫁妆丰厚,撑起整个永乡侯府也不是太过困难的事,她索性就做个顺水人情,又让人在她遇到困难的是提点一下。

    苏宜荣脑子也灵活,接管侯府之后,她自己有三个陪嫁庄子,永乡侯府也有田产,就让人向她身边的嬷嬷求教,庄子该怎么管理,种什么粮食好,还说她一个年轻媳妇子,很多事不知道,能否借几个庄头使一下。

    若是苏宜荣像许大老爷夫妇一样,只会哭穷求饶,话里话外就会要钱,那么她就不会管,可现在苏宜荣只是请教赚钱之法,打算自食其力,这样也不教未免太不近人情。

    她就索性大方一点,让一些跟随她多年的老人过去帮忙。

    之前给了苏宜荣三千两银子,俭省一点能过大半年,庄子管理好,收成上来,侯府会宽裕许多。

    许氏心眼有些小,知道了母亲的意图之后,不由得担忧道:“母亲,您就不怕她年之后,腰杆硬了过河拆桥?”

    周太夫人道:“她有这个本事,就算我不教,她也会请教别人,过程可能艰难一些,不过最终还是能成功,索性大方一些,你看,这回报不就来了,看她的行事作风,不是那等损人不利己的,将来会不会感恩说不好,至少不会拿咱们当仇人。”

    许氏点点头。

    凡事此消彼长。

    正当苏宜晴享受全心的贵族小姐生活的时候。

    苏宜荣古代女强人之路遇到了阻碍,她怀孕了,成亲三个月,就有了一个月的身孕,这下不能操劳了。

    正当她烦恼之事,周太夫人又伸来援助之手。她大包小包从庵堂搬了回来,接手府中事物,并且放出话说前段时间去庵堂就是为了永乡侯府祈福,因为永乡侯府子嗣单薄,这不,孙媳妇才进门三个月就有了喜脉。

    事实胜于雄辩,这一说法,顿时平息了永乡侯夫妇忤逆的谣言,连带的周太夫人的名声又上了一个新层次。

    ………………

    加更,求推荐票,求收藏,当然有打赏更好。o(n_n)o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恨嫁女儿心

    像是相克一样,苏宜荣过得好了,苏宜娟就又哭天抹泪的回娘家诉苦。

    她院子里,郡王妃赐的那两个姨娘都有了喜,被接到郡王妃院子里养胎去了,同时郡王妃又赐了两个新的过来。

    她闹了几次,心情不佳找茬教训了其中一个,结果世子就再也不进她的房,见她失宠,王府的下人一个个见风使舵,都不把她放在眼中,要碗汤,厨房都推三阻四磨磨蹭蹭,她气不过要处罚厨房的人,却被老太妃训斥了一番,说什么怀不上孩子,吃得倒多,还拿苏宜荣有孕来说事,说什么郡王府真是上了当,愣是拿珠玉换了瓦砾。

    都说康郡王妃跟老太妃不和,可对于给世子塞姨娘的事情却分外齐心。

    看着女儿哭得那么凄惨,蒋氏一阵心痛,可也无法。

    之前她已经按苏二老爷说的法子,挑了两个漂亮丫鬟送过去帮苏宜娟固宠。

    可是那世子却看不上那两个丫鬟,现在她是一点方法也没有了。

    蒋氏不得已,只得又去苦求岑太夫人想办法。

    岑太夫人也爱莫能助,漂亮丫头也送过了,堂堂王府也不是她们能说得上话的地方,看蒋氏哭得泪人似的,心中一阵厌烦,忍不住道:“你现在着急了,之前认为我偏心,给大丫头说的是郡王府世子,给二丫头说的不是次子就是小门小户,你也不想想,高门大户人口众多,琐事一大堆,二丫头连厨房几个婆子都管不住,一碗汤都能闹起来,她怎么能混得下去?再看看大丫头,永乡侯府之前下的聘礼什么样你也看到了,说真的,当时我都替大丫头心酸不已,那永乡侯夫妇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清楚,不怕说给你听,大丫头嫁过去才知道,府里已经两个月没发月钱了,几乎可以说穷得揭不开锅,大丫头愣是忍下来了,用嫁妆贴补,将整个乱糟糟的侯府给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把周太夫人给哄了回来,二丫头可以么?”

    蒋氏嘀咕道:“周太夫人回来,是因为大嫂奉承了三弟妹,这才让周太夫人投桃相报的。”

    岑太夫人冷笑:“你知道就好,有现成的例子让你仿效,你也可以如法炮制,让二丫头去讨好郡王妃和太妃,二丫头不得夫婿欢心,想要日子过得好,就要抱紧太妃和郡王妃的大腿,伏低做小,不过二丫头这性子,没有她大姐那么能屈能伸,只怕不易,你这个做母亲的要是真为女儿好,就该好好劝她。”

    蒋氏无法,把太夫人的话跟苏宜娟一说。

    苏宜娟又哭了,说她不是不想讨好太妃和郡王府,可她再怎么伏低做小也比不上那几个贱婢啊,还有郡王爷那堆姬妾在,哪里轮到她伏低做小献殷勤。

    要不,苏宜娟看着目前,脑中灵光一闪,突然道:“郡王妃娘家好像不太好,听说她侄儿二十多岁还没成亲,或者……”

    蒋氏怔了一下,缓缓摇头,联姻并不是解决困难的手段,现在家里是有几个庶出的,可想也知道郡王妃的侄儿肯定是有被人嫌弃的毛病,故而二十多岁还没有娶上媳妇,庶出几个一来年纪小了些,苏二老爷要名声,断然不肯要这样一个女婿,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会让人说闲话,二来,郡王妃娘家侄儿可不是娶个女人就成,必定还有需要帮衬的地方,若是不能出钱出力,到最后反而更会被拿捏,苏宜娟嫁到郡王妃,苏二老爷乃至整个远平伯府是希望能借到郡王府力的,现在便宜没占到,反而还要继续贴补,别人不说,苏二老爷第一个会跳出来反对。

    “母亲,大伯母为了大姐姐都肯跟三伯母低头,为什么您不愿意帮我。”苏宜娟很不满了。

    这蒋氏一阵无奈,这怎么一样,曲氏的低头真的就只是低头而已,损失一点脸面,甚至还能博得一点善待弟妹侄女的名声做补偿,可郡王妃娘家就是一个无底洞,怎么都不能填满,她真的无力去填。

    实在没办法,母女只能相对流泪。

    消息传开,伯府中人都对这峰回路转的一幕惊叹不已。

    就连苏宜晴院里,芯儿也若有所思,精神恍惚。

    苏宜晴又找了个机会,把她叫道跟前,问道:“大姐姐二姐姐的事你有什么看法么?”

    芯儿茫然摇头,她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看法?

    苏宜晴淡淡道:“之前大姐姐莫名摔伤了腿,随即丢了一门好亲事,满府都说冤魂索命,你心里就没有一点怀疑?”

    芯儿低头道:“奴婢错了。”

    正因为她也如此怀疑,所以才装鬼吓人,可如今却是位置倒换,大小姐因祸得福,反而二小姐以为抢到了一个金龟婿,却落得如此下场,到底是谁得到报应?

    苏宜晴这时候反而道:“别说你,其实有时候我也经常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可怀疑毕竟只是怀疑,不能因为一点怀疑就做出什么事来,伤害了无辜这罪过就大了,还是那句话与其怀着一颗报复之心到处害人,不如相信因果报应。”

    说是这样说对芯儿说,苏宜晴听了许氏说的苏宜荣在永乡侯府的所作所为之后,不由得感叹,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平坦大道,像苏宜荣这样,凭着一手烂牌翻身,靠的就是她自身的努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也要先谋了,才有成功的可能。

    远平伯府两位小姐的亲事,看在其他人眼中,又是另一番感慨。

    适龄嫡女已经嫁完,剩下要轮到庶出。

    看到嫡女都嫁得如此凄惨,庶出几个不免惶恐不已。

    然而她们的担心都是正常的,她们的母亲只是姨娘,就算得宠,也不能出门交际应酬,打听之类的,而岑太夫人早已筋疲力尽,哪里还有精神替庶女操心,便让儿媳自己看着办。

    首当其冲的就是排行第三,四房的苏宜彩。

    苏宜彩的生母艳姨娘是小商户之女,年轻时自己勾搭上的苏四老爷,开始很是得宠,进门之后立即就怀上了,当时四夫人陈氏一直无所出,众人都盼着她一举得男,都捧着她,她就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还一直做着生下儿子就怂恿苏四老爷把陈氏休掉扶正的梦。

    结果生下来的却是一个女儿,然后苏四老爷有了新欢,她容貌衰退,渐渐失宠,已经被扔到偏僻小院好几年不见四老爷的面了。

    在小院中呆久了,女儿长大,无人说亲,她这时候才着急起来,不过年轻时把陈氏得罪狠了,如今陈氏根本连见都不见她一面,甚至不让她出小院,每日发放一堆针线活,做不完就没饭吃。

    …………

    求推荐票,求收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不想嫁就去死

    眼看女儿再不说亲,年纪就要大了,庶出条件本就比嫡出差,再过了姑娘家说亲的最好年纪,真就什么都完了,艳姨娘没办法,只好瞅了个空,用年轻时受宠得来的宝贝首饰贿赂了如今正得宠的秦姨娘,希望秦姨娘能帮忙在苏四老爷面前说几句好话,好歹给三小姐说个人家。

    陈氏知道之后冷笑不已,也不去管,随便她们怎么折腾。

    媒人不是那么好做的,看大小姐和二小姐的亲事就知道了,这还是有亲娘看着的,该悲剧的照样悲剧,再说了以苏四老爷的为人,他选的一定是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让几个贱婢自己折腾也好,省得她做恶人。

    果然,苏四老爷选定的是一个即将外放的五品官,姓席

    官职门第之类没的说,配伯府庶出的庶女绰绰有余,听说这次外放的是一个富庶之地,商贸很是繁华,估计苏四老爷是想把生意拓展到那边。

    就是有一点,那个男人比苏四老爷还要老,已经四十多岁,嫡子都娶亲了。

    苏四老爷倒也询问过岑太夫人一次,岑太夫人面无表情,只说这些琐事让他跟大嫂商量。

    曲氏一个大嫂,能说什么,认为不好,她也没本事帮忙找更好的了,横竖不是她女儿,四老爷觉得好就成,庶出的庶出就算是做填房,能嫁给一个手握实权的五品官已经是高攀,若不是姑爷年纪大点,这门亲事还是四房占便宜呢。

    等苏宜彩得知男方的状况之后,聘礼都下了,因为是续弦又赶着上任,席老爷没打算大办特办,男方不打算大办,女家更是没打算张扬,一个庶女,又是给人做填房,简简单单一顶红轿子就把苏宜彩接走了。

    至于伯府大概觉得有些丢人,红绸布都没有挂一根。

    听婆子说,苏宜彩出嫁之前想要哭闹,连带艳姨娘也吵闹不休。

    陈氏心情不好,直接让婆子堵上艳姨娘的嘴,命人送到家庙去,然后扔给苏宜彩一条白绫,要她只管寻死,到时候就说她暴病身亡,另外,这门亲事是她的姨娘求着秦姨娘哄着老爷找来的,跟做嫡母的没有半点关系,到了阴曹地府,想要告状别搞错对象。

    看到姨娘像死狗一样被拖了出去,又看那白绫,苏宜彩眼泪立即被吓住了,又看陈氏的架势,像是巴不得她真去死,然后把事推到秦姨娘身上一样。

    见苏宜彩不在哭闹,陈氏才缓下语气告诉她,聘礼都下了,亲事不可能更改,她可以做出一副委屈样,哭哭啼啼上花轿,席老爷好歹是个官,听说这次外任又是个肥缺,到了地方上自有下属或者商户送上绝色美女,若是她这般委委屈屈看不上席老爷的样子惹得夫君厌弃,到时候随便把她往哪个小院一丢,她只管哭去。

    席老爷这把年纪了,娶她定然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估计是图远平伯府女婿的名号,在外头很能唬人,哪怕她死了,把牌位娶回家,这个名号照样可以使用,到时候委屈的是她自己,看看二小姐就知道了,在夫家过不好,娘家根本出不了头,再退一步,就算能说得上话,苏四老爷那样,会帮一个庶女出头么?

    苏宜彩听完之后,不敢在哭闹,临上花轿的时候,还自个细细补了妆容,估计是想通了。

    几个例子一比较,府中的小姐更是吓坏了,嫡出的还好,庶出的拼了命的讨好嫡母嫡姐,不求能多高嫁了,只求能嫁个年岁相当的红衣少年。

    短时间内伯府连嫁了三个小姐,也就不再着急。

    剩下的年岁也不是很大,缓一缓再说。

    就这样,春节到了。

    这是苏宜晴在这个世界过的第四个春节。

    无论哪个朝代,春节都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苏宜晴现在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