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贵女谋第10部分阅读(2/2)
脚,一个劲咒骂许氏泼妇妒妇,市井恶毒粗俗之言一串串从她嘴里冒出来。

    陈氏听不下去急忙呵斥住她,让婆子把她送回房。

    头疼不已的陈氏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苏宜香轻手轻脚走进来。

    陈氏看到女儿,勉强露出笑脸:“香儿怎么来了?”

    苏宜香在乡下农庄被关了差不多一年,穷苦的生活将她身上娇气完全磨砺掉了,尤其是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还在偷偷嘀咕,说她估计是回不去了,估计要在庄子附近找个小地主嫁了,她真的怕极了。

    幸好还有母亲,母亲终于还是想办法把她接回来了,她完全认清了自己的位置,父亲是庶出,她跟岑太夫人没有血缘关系,她的身份比其他几房任何一位小姐都低,一旦有冲突,无论对错,太夫人一定会责罚她,她不敢再娇气嚼舌头,只敢安安静静讨父母欢心。

    看到没有其他人在,苏宜香才低声道:“母亲,姨娘在自个的院子里骂得好难听,声音又大,万一被三婶听到……”

    苏宜香露出有些害怕的表情,小小年纪,眼里有着浓重的忧虑。

    陈氏急忙抱住她,安慰道:“香儿别怕,有娘在没事的。”

    嘴里是这样安慰女儿,可陈氏知道,事情没有那么乐观,现在看,她是暂时占了上风,可那都是靠着小陈氏,还有韦珍。

    先不说哪天韦珍失宠,四房恢复原状,就算韦珍能逆天当上郡王妃,对她来说也是祸非福。

    姐妹一场,她太了解小陈氏,谁说同胞姐妹就一定相亲相爱?小陈氏从小就喜欢跟她攀比争抢,仗着美貌屡屡嘲讽相貌略微差一筹的她。

    当初她嫁了四老爷这样不太得宠的伯府庶子,小陈氏立志要强过她,宁愿给人当填房也要嫁给做官的,便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四品官做续弦,指望着能得一个诰命当当。

    只可惜运气不好,嫁过去不到一年,丈夫就犯事被罢官,没几年就郁郁而终,夫家说她是扫把星,把她们母女赶了出来。

    这小陈氏便带着女儿回家,想要改嫁,可又不甘心嫁给一般人,如此蹉跎了几年,女儿都成年了,还没嫁出去。

    期间家里倒是想过她没有儿子,让她把小陈氏带进来做个妾,帮着生儿子,肥水不流外人田,可这个妹妹自己知道,有心计有手段,自己身边随便一个姨娘都比她好拿捏,便一直不同意。

    直到秦姨娘进门,她被挤得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娘家又提了让妹妹过来,左右是个死,不如拼一把,反正妹妹寡妇还带着拖油瓶,不可能扶正,无论如何比秦姨娘强。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新妇

    陈氏其实比谁都讨厌小陈氏,只不过逼不得已只能把她纳进门,听说这个妹妹在娘家的时候颇有些不安分,经常跟一些官老爷有来往,也算一个把柄捏在她手里。

    小陈氏如今在她这个院子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她都不放在眼里了,每次跟她请安行妾室之礼,都一幅不甘不愿的样子,她有些担忧,甚至有时候看小陈氏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张狂样,甚至怀疑,她会不会有些不该有的想头?

    苏四老爷现在还在伯府,为了伯府的脸面,他是不敢这么样,可过几年一定会分家出去的,分了家之后不再是伯府公子,变成了普通商贾,谁还管他娶谁纳谁?小陈氏若是能生个儿子,她女儿在郡王府再得势,扶正未必就毫无可能。

    因为担忧,陈氏便想要加快给女儿订亲,女儿现在都十四了,眼看就要十五,订亲之后,过一年就可以出嫁,之后就算在四房有什么变故也牵连不到女儿。

    也因为这种担忧,她不在指望女儿能嫁入勋贵之家,皇亲国戚之家最是无情,看看她自己,再看看二房的苏宜娟就知道了,高嫁又能如何?娘家没有败落都过成那样,万一哪天娘家败落,她丝毫不怀疑苏宜娟会被休回来,甚至休回来还算她的运气,弄不好郡王府为了名声,就让她病故了,毕竟休妻对女方来说是羞辱,对男方来说也不光彩。

    对勋贵之家失了望,商贾之家的龌龊她又事亲身经历过的,就小陈氏来说,家人能养她母女那么多年,穿金戴银的,自然不是白养的……

    唯一的选择是书香门第,书香门第规矩大要名声,相对来说比较好,所以她听得江月明的情况就心动了。

    想想这门亲事可能性也很大,江月明家境贫寒,就算中了解元,一般的勋爵之家依旧看不上他。毕竟接下来还有会试点殿试,万一只是中个庶吉士之类的,说不定只能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四老爷最近喜欢投资在这些少年举人身上,要自己的女婿,哪怕以后殿试的名次靠后,只要有钱,还怕不能一路高升,就算四老爷靠不住,自己娘家也会大力支持外孙女婿的。

    她之前跟三房许氏不和,不敢在许氏面前提这事,想着绕过许氏,跟江家提,不过她跟江家的人没有交情,不好贸然去提亲,便想着把江月明请到陈家,由陈家人悄悄跟他说,最好是让他再见一眼香儿,她的香儿长得那么漂亮,还怕江月明不能一见倾心么?

    想不到却被许氏一眼看穿,并且毫不留情的找上门来。

    要说早两年,陈氏还有跟许氏一较长短的心,现在回想自己处境,她哪里还有半点跟妯娌争斗的心,自己院子里都摆不平,女儿都快保不住了,哪还有其他心思。

    好容易安慰了女儿。

    陈氏继续一脸忧虑,这时候,她的奶娘又轻手轻脚进来,道:“夫人,刚才陈姨娘院子里的小雀说,陈姨娘这几日干呕想吐,还喜欢吃酸的,很可能……”

    奶娘不忍心说下去。

    陈氏怵然一惊,要说小陈氏没有儿子,姐妹两还可以相安无事,可小陈氏要有了儿子,一切就会不同了,之前秦姨娘带来的危机又一次重演,甚至小陈氏的手段比秦姨娘还要毒辣,想到小陈氏刚进门给她支的那些对付秦姨娘的招数,让她一阵后怕。

    但愿一切只是她杞人忧天,小陈氏并没有怀孕,不然她真的不知道她们母女日后怎么办。

    三房五少爷的成亲的日子到了。

    因为是三房嫡子成亲,所以整个场面还是很热闹,不过来往宾客的级别是比不上苏宜荣和苏宜娟的,虽然该请的人都请了,可多数人家是礼到人不到,毕竟三房弱势,比不得大房二房,一个是伯爷,一个是三品大员。

    本以为新娘小户出身,不会有太多嫁妆,却不成想,那嫁妆抬过来,让其他几房隐隐觉得有些压力,新娘的嫁妆放置了满满一厅堂,全都是名贵东西,有眼毒的立即看出来,这些嫁妆初步估计,不下于两万两,比之前伯府两位小姐一点都不少。

    当下许多人便有些不屑,三房许氏嫁妆丰厚,这谁都在知道,因为都认为这些嫁妆是许氏暗中给的,为的是让江氏撑场面,从苏家出去又绕了一圈回来而已,太不像话了,三房为了自己好看,不顾其他几房了么?日后其余几房娶亲怎么办?

    众人不满中一系列繁缛的拜堂仪式结束了,揭开盖头,新娘换下浓重的新娘妆之后行“拜见礼”换妆后,不少人都被江月白明艳的容貌给惊了一下,这个新娘容貌未免太过漂亮了,看来除了嫁妆,日后其他房的哥儿娶媳也有些困难了,不能差三房太多,不然几个媳妇站一起,真的让人很难过。

    然后是论亲疏。

    江月白早就知道远平伯府人口多,几房人还有一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几十号人占了满满一屋子。

    其中有个表姑姑想要捉弄新娘一下,在快速介绍一遍之后,故意考考新娘,还记不记得她是谁?

    结果江月白一字不差的把表姑姑还有几个小女孩的名字年龄给说了出来,这份记忆力又让众人惊叹不已,暗想,三房这个媳妇看来是个厉害的,碰上许氏这个婆婆,可有的热闹看了。

    因此,婚礼过后,大家都数着天数,看看三房什么时候闹起来。

    然而三房连着几日平静得很,就连某些胆大的姨娘在大房二房默许之下,借故闯进三房,也没有看到一点不和的迹象,便暗叹,三房这个新媳妇果然是个手段高超的,连许氏这样的婆婆都能搞定。

    只有苏宜晴看得很分明,不是江月白手段多高超,也不是许氏多看中这个儿媳,相反的,许氏太忙了,根本顾不过来,忽视了江月白的存在,就像忽视以前的苏宜晴一样。

    许氏每日要管家,理财,听仆妇汇报,盯紧苏三老爷那堆妾室通房,抽空还要盯紧苏谨旭的学业,偶尔剩余的一点时间就来关心一下苏宜晴,哪里还有心情折腾江月白。

    新媳妇进门,尽管之前周太夫人请嬷嬷教过她一些管家琐事,还有伯府礼仪规矩,可一下子毕竟学得不太齐全,还有那些嫁妆的管理。

    众人倒是误会了,江月白的那些嫁妆不是许氏为了脸面给的,而是周太夫人暗中给的,江月白本来不想要,可人家太夫人说得很清楚,那不是给她的,是给未来曾外孙的,只不过不好明着给,只能用这种方式。

    嫁妆中有铺子还有庄子,这些江月白得在嬷嬷的指点下自己打理,许氏没有功夫教她,也幸好江月白是个聪明能干的,一点就通,加上认真学习,这才没有出错。

    正文 第四十八章 丑闻

    远平伯府永远没有宁静的时候,三房没有热闹看,四房倒是有。

    四房的陈姨娘小产了。

    据说是秦姨娘给下的药。

    陈姨娘哭得跟个泪人似的,一直要苏四老爷做主。

    苏四老爷气得想要把秦姨娘给打死,却岑太夫人制止了,理由很简单,陈姨娘小产,月份还小,虽然大夫怀疑吃错了什么东西,却没有能准确判断是不是药物所致,而之前秦姨娘的丫鬟去厨房只是替秦姨娘煎过药而已,并没有人看见是丫鬟下毒。

    并且岑太夫人还把之前抬二房的话那出来说,说当初抬二房的时候她并不赞成,无奈四房子嗣单薄,四老爷把秦姨娘的八字说得那么好,她也不好说什么,嫡母难为,之后苏四老爷不喜她送的那两丫鬟,她就招了回来贴上嫁妆把丫鬟嫁出去。

    既然秦姨娘是正经抬进来的二房,还是出身官宦之家,就不能当一般的丫鬟通房之类的随意打惩并发卖,之前陈氏姐妹故意折磨秦姨娘,好好一个人现在命都快没了,哪里还有精力做这种事,秦姨娘跟四老爷夫妻一场,正所谓一夜夫妻百日恩,无证无据的,何苦做如此歹毒之事?

    苏四老爷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在岑太夫人做主之下,把秦姨娘退回秦家,日后生老病死各不相干。

    然而秦姨娘走后不久,外边就有流言传了出来。

    把小陈氏的底都透了出来,说小陈氏在娘家的时候,就被当成玩物送给跟陈家有生意来往的官员和生意伙伴陪睡,跟娼妓无异,亏得最后碰上苏四老爷这个傻子,替陈家收了这个尾。

    传得有鼻子右眼,甚至几个官员和富商都名字都说了出来,做官的要面子,自然义正言辞的否认,富商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只会心一笑。

    苏四老爷再喜欢小陈氏,也经不住那么多顶绿帽子戴在头顶上。

    然而更劲爆的还在后头,康郡王府也爆出丑闻。

    据说养在郡王妃身边的那个小女孩居然夭折了,本来这不算什么,那般年纪的小孩本就容易夭折,可那个怀孕通房产下一个的女婴居然也没能活几日。

    那个女婴是足月所生,开始的时候大夫诊断说无病无灾的,王府中流言满天飞,说康郡王妃不想要养两个赔钱货,所以故意弄死孩子。

    这时候那个刚生了孩子的通房疯了,跳出来指正说之前康郡王妃送给世子的那两个姨娘虽是清白人家出身,却是请青楼的妈妈细心调教了大半年的,摆明是要勾引世子,趁着世子年轻掏空世子的身子。

    此言一出全府哗然,这时候世子妃抓住了机会,趁世子没回来之前,严审那两个姨娘,姨娘招认,连那家青楼的妈妈负责调教都说了出来。

    康郡王大怒,韦珍又在一旁吹枕头风,愤怒之下的康郡王当即上报宗人府,要把郡王妃给休了。

    消息传到远平伯府。

    连带着伯府一阵。

    其他几房如何反应暂且不说,许氏则在一旁幸灾乐祸,说是看蒋氏日后还如何在她面前摆贤惠的款,自己女儿和韦珍一起把人家郡王府弄得乌烟瘴气的,真要贤惠就该劝着女儿以和为贵,就算真有什么丑事,也该帮着遮掩,这样闹出来真真不像话。

    正巧周太夫人来伯府看望外孙儿,外孙媳妇,见许氏幸灾乐祸太过,眉头一皱,道:“康郡王府跟远平伯府是姻亲,康郡王府要是倒了,说不定远平伯府也会有事。”

    许氏惊诧:“不会吧,不就是妻妾争宠,婆媳不和么?谁家没有,远的不说,远平伯府前日就有,那就严重到要倒了,就算倒了,不过一个姻亲而已,哪里能连累到远平伯府。”

    周太夫看四周只有许氏,苏宜晴和江月白在,压低嗓门道:“我也就听到一点风声,不知道准不准,派去西北进货的掌管回来说,西北边界这两年颇为不平静,起了几次争端,前不久据说还小打了一场……我估摸着,要这样下去,可能会出大事,一旦朝廷对外用兵,最缺的就是银子。”

    许氏还是没听懂,战事爆发跟郡王府妻妾争宠有什么关系?八竿子打不着。

    苏宜晴立即想到了历史上一个典故,大贪官和珅被杀一事,民间有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据说乾坤皇帝早就想要处置和珅,可硬是要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平庸的嘉庆皇帝就是靠着和珅贪敛的财富平稳的做了几十年皇帝。

    康郡王的财富也许不能跟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贪官相提并论,可应该也不少,能养得起那么多美人,绝对是有钱的,听说康郡王极会敛财。

    不过光凭后院那点事,想要让堂堂一个郡王抄家有可能么?

    周太夫人显然是猜到了什么,不过不欲多说,只叫许氏管好庄园铺子的产业,某些需要去西北进货的铺子,尽量多进点货,以备不时之需,另外这件事只是私人猜测,万万不能向外说。

    说这话的时候,周太夫人的眼睛是盯着江月白看的,江月白连连表示,绝对不会说半个字,对任何人都不说。

    周太夫人走了之后。

    苏宜晴也回到岑太夫人哪里。

    岑太夫人少有的找她过去说话,在屋里云里雾里绕说了半日,看她一幅懵懵懂懂的样子,眉头一皱,干脆直接问道,“听说旭哥媳妇的哥哥不打算参加这次的会试,真的么?”

    江月明没打算参加会试,苏宜晴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道:“这个孙女倒是没听五嫂提过。”

    “你真不知道?”岑太夫人眼睛直盯着苏宜晴。

    苏宜晴大方的迎向太夫人的眼睛,平静道:“祖母若是想要知道,孙女可以立即去问五嫂,想来五嫂定不会隐瞒。”

    她是真的不知道,也不认为这事有什么值得隐瞒的。

    “不用了,我也就是随口问问,江解元那么好的才学,不参加这次的会试未免太过可惜了。”岑太夫人下意识避开苏宜晴的眼睛,沉着脸道,“没事了,你回房吧。”

    苏宜晴行了礼,慢慢告退。

    待苏宜晴一走,岑太夫人立即对金嬷嬷道:“你看看,不过是问她一句话,她什么态度,小小年纪阴阳怪气的,真是讨厌,可怜了我娘家侄儿,日后要对着这样一个媳妇。”

    金嬷嬷其实没有觉得苏宜晴态度有什么问题,虽然相比其他的小姐,对太夫人是有些冷淡,没有过多的奉承,可礼数周全,并无不当之处,笑着道:“九小姐还小,慢慢教还是可以的。”

    “还有一年就要嫁过去了,还要教到什么时候?”岑太夫人想到苏宜晴那双眼睛,就一阵不舒服,恨不得苏宜晴明天就嫁出去。

    正文 第四十九章 触霉头

    作为主人的得力助手,要会为主人分忧解难消,哪怕这件事不是她的责任,金嬷嬷在心中叹息几声,寻了个空,找周嬷嬷说了说。

    周嬷嬷也很是为难,这段时间,她不知道跟九小姐说了多少回,要讨太夫人欢心,多说?br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