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自家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兼卖早餐,日子才好过了一点,但高中的时候老爸得了糖尿病,家里的生活又一落千丈。现在的家庭情况,还不允许他天天吃猪肉馄饨。
陈锋知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帮助家里致富,让爸妈和自己尽早的过上好日子。而眼前就有一条致富的路子。他还记得很清楚,同为泥瓦匠的本村人陈大福,就在今年的下半年,率先拉起了自己的建筑施工队,从开始的五六个人到后来的十几人、几十人、上百人,不出两年就搞得风生水起成了本地有名的包工头,后来更是创办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住别墅开轿车包二奶,人称“陈百万”。真要说起来,这陈大福跟爸爸还是同一个师父出师的,要晚爸爸好几年,严格来说还得叫爸爸一声师兄,手艺活也没爸爸扎实,但他有些魄力,胆子也大,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拉起了施工队,吃在了众人前头,率先发了家。后来跟风的人不少,但都小打小闹,没有这陈百万摊子铺的大,赚的多。爸爸也曾心动过,也想自己搞个施工队,可惜本村本乡他熟悉的同行早已跟了陈大福,找不齐人,二来也缺少启动的资金,最后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对于这陈大福陈锋可没有什么好印象,这人是个典型的暴发户,得志便猖狂,前世的记忆中他发家后,在村子里就显得特别的飞扬跋扈,完全没有将爸爸陈大勇这位师兄和族兄放在眼里,好几次还说了不好听的话。
要是赶在陈大福之前,让爸爸率先在本地搞起一个施工队的话,哪还有这个陈百万致富发家的份儿?可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让老爸下定决心率先去组建这个建筑施工队。
“爸,我听人说,现在做包工头很赚钱,你干嘛不做啊?”陈锋忍不住貌似天真的问道。
陈大勇一愣,笑道:“你这臭小子哪听来的?‘包工头’?你知道包工头干什么的吗?”
“包工头,不就是包工的头头吗?这谁不知道?”陈锋不由白了一眼老爸。
“哦,你小子还真知道啊?你哪听来的?”陈大勇有些好奇的问道。
“我在街上玩的时候,无意中听到的。”陈锋撒了个小谎。
“包工头可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一要本钱,二要人手和关系,三要服众。”陈大勇像是自言自语的说着,将妻子递来的一碗凉开水喝了个底朝天。
赵小兰听得也不由插言道:“他爸,我也听人说过,说是邻县有个人,去年自己拉起了十几人的施工队,活儿多的忙不过来,赚了老鼻子的钱呢。虽说我们现在缺少本钱,但可以向人借啊,要人手的话,我们村里也有好几个泥瓦匠,再到别的村找几个也就够了,服众的话,你可是打从十五岁就跟着你师傅学手艺了,十里八乡的虽不赞你手艺好,价钱公道的。你要是拉起队伍,这活儿肯定少不了。”
“我再想想吧。”陈大勇听得也有些意动,但却还是下不了决心。
见爸爸优柔寡断的,陈锋不禁有些着急起来:“爸,我们乡现在好像还没听说有包工头。发财一定要趁早啊,若是被别人占了先,拉起了施工队,钱就被别人赚过去了。”
“你这臭小子,啥时候变得这么能说会道了?”陈大勇又好气又好笑的轻拍了一下儿子的头,“‘发财要趁早’,说的还真有些道理。”
“当然有道理,就像老话说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爸你要一直这样犹犹豫豫的肯定赚不了什么钱。”
“你这臭小子,倒教训起老子来了。”
陈大勇瞪起了眼,一副要动手的样子,却被赵小兰拦住了:“他爸,小锋可没说错。你这人别的都好,就是有些瞻前顾后的,像前年我跟你商量着要承包我们村的那片杨梅林,就你怕赔本,这不让老王家捡了便宜,现在他们家都买上二十一寸的大彩电了。”
“行行行,算我怕了你们了。说实话,自己拉队伍当包工头,我以前也想过,但本钱呢,我们家现在的存款还不到四位数呢,没有本钱谁愿意跟我干?”
赵小兰一听,咬了咬牙,说道:“本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大不了拉下脸来再去娘家借就是了,我哥就我一个妹子,总不会看着我不顾的。”
赵小兰的哥,也就是陈锋的舅舅赵仁贵,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第一批万元户,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养猪场,爸妈去的早,这赵仁贵就成了赵小兰娘家的唯一亲人,平时对她这妹子还是很关心和照顾的,就是跟陈大勇彼此有些不对付,不大看得起这泥瓦匠出身的妹夫。,
相比较妻子的娘家人,陈大勇这边的亲人也是寥寥,家中的父母相继在几年前去世了,只有一个远嫁外县的大姐和一个务农的哥哥(也就是陈平的父亲),而且他们两家也不富裕。
陈大勇定定的看了妻子一会儿,终于也咬咬牙,下定了决心:“好,只要你借来钱,我就干了。小锋刚才说的对,‘发财要趁早’,我就不信我陈大勇比别人孬,赚不来大钱。我算了一下,启动资金最多不过两千块,你也不要太为难你哥,要是他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的话,一千块也就够了。”
“好,明儿一早我就去借,我哥的事我知道,他现在家中的存款肯定不少于五万块钱,我这妹子撕破脸跟他借两千还是能借的过来的。”赵小兰信心满满的打了包票。
“阿兰,委屈你了。”陈大勇当然知道向大舅子借钱,尤其是借这么多钱,没妻子说的这么容易,她嫂子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主儿。
“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个家。”赵小兰叹了一口气后,便又打起了精神,“我看这事准行,现在我们每家每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家里有了余钱,哪家不想起幢新房子,修整一下旧房子的,到时候有的活儿干。你这个包工头也不愁没钱赚了。”
不管怎么说,赵小兰的这番见解,还是十分正确的。
听了妻子这话,陈大勇不由露出笑容来,摸了摸陈锋的头:“以后真要是发了财,儿子就是我们家的大功臣了。”
陈锋见此事这么容易就上了轨道,不由满心欢喜,拍着胸膛保证道:“爸,你要是真能拉起施工队当上包工头,肯定发财。到时,别忘了给我这大功臣买猪肘子吃。”
陈大勇当即掷地有声的答应:“好,真要发财了,别说猪肘子就是烤全羊,爸也给你买。”
正文 第3章 纯天才
第二天一家三口都起了个大早,一起吃过早餐后,赵小兰嘱咐陈锋留下看家,告知她中午前回来,便也跟着陈大勇出了门。
陈锋一个人在家守着十四寸的黑白彩电看,这时各台的电视节目实在是无聊透顶,电视广告占了至少一半的播放时间,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毫无创意千遍一律的那种,看了个把钟头换了十分有限的那几个频道后,实在看不下去了,索性便关了电视,锁了房门,出了院子。
刚出门走没多久,就看到了堂哥陈平鬼鬼祟祟的从村口一路小跑着过来。他没记错的话,陈平今年已经上二年级了,今天星期一,离着暑假还有一个多月,这时候可是上课时间。
“小锋,我们去田里捉泥鳅。你在这先等我一会儿,我回家拿东西过来。”
陈锋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已经跑没影了。
他家离着不远,等没多久,他又回转了来,手里提着几个本地专门捉泥鳅田鳝的圆柱形竹篓子和一个网兜,这竹篓子一端用竹套子密封,一端则是漏斗状,有一个小洞口,泥鳅田鳝之类的若是从这洞口进去,基本上就是进得去出不来,有进无回,也有大些的类似设计的竹篓子放在河里专门来捉鱼的,本地人俗称这样的竹篓子为“生死门”,很形象的称谓。
“哥,你今天不是上学吗?”陈锋问。
陈平搔搔后脑勺,笑着说:“上午两节数学课老师请假没来学校,变成自修课了,反正在学校呆着也是呆着,还不如回家来玩呢。对了,你可不能不讲义气,向我爸告状。”
记忆中的陈平果然还是没变,从小就贪玩,在学习上更是不用心,被他老爸硬逼着读书,也才读到了初二就草草拿了初中毕业证书正式辍学了。后来,他好像在家里瞎混了两年,就跟着他一个舅舅去南边大城市打工了,此后好几年,即使回家过年,陈锋都没跟这个堂哥照过面,大学的时候,才听说这位堂哥在那边混上了黑道,因伤至残瘸了一条腿后,还被判了五年的有期徒刑。这次他重生,当然不想自己这位堂哥走上这条不归路。离着未来他去南方打工的时候还有好几年,陈锋坚信自己能改变眼前这位堂哥的命运。
“我可没打小报告的爱好,你还是担心别人看见告发你吧。”陈锋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好好好,我就知道你够义气,待会儿若是捉到泥鳅和田鳝我分你一半。”
“现在可是白天,能捉到吗?”这竹篓子一般都是晚上埋在田里,早上过去收的。
“放心,现在田地刚被拖拉机耕过,泥鳅和田鳝最多了,白天也一样。”
在这方面陈平可比陈锋懂得多,反正没事,陈锋也不无不可的跟着陈平一起往村外的田地走去了。
跟着陈平先是一起在田埂上了挖了些肥大的蚯蚓,做为诱饵放进竹篓子里,然后便将竹篓子深埋在水田里,做好了记号,不被人发现。
接着陈平便又带着他去河边的水草丛中用网兜兜虾,一个小时不到便收获颇丰,陈平带来的一个塑料袋差不多都快装满了。这不由让陈锋有些感慨起来,因为最多不超过三年,家乡的这片河流就会彻底被各家兴办的小企业小作坊给污染,变成漆黑的一片,鱼虾之类几乎绝迹。这是来来几年国内的大势,以牺牲自然环境的代价换来经济的飞速发展。
捉了满满一塑料袋的河虾后,因为陈平还要赶去学校上第三节课,两人便一起去查看之前埋在水田里的竹篓子,一共五个,几乎每个竹篓子都有斩获。
“今天中午吃韭菜炒田鳝,油炸泥鳅,清蒸河虾。”陈平兴高采烈的说着,让陈锋也不由跟着一起流口水。
两人大获丰收的一起回了家,陈平很守信的将捉到的田鳝,泥鳅,河虾都分了一半给陈锋。
这让陈锋很感动,前世因为那次的“淋尿事件”,他跟这位堂哥反目成仇,即使长大后,心里也耿耿于怀,现在他重生了,再次经历这儿时的一切,他才发现自己这位堂哥对自己真的是非常关心和照顾的。这番“兄弟情”若是错过了,可就一辈子不会再有了。
回到家,母亲还没回来,陈锋决定自己动手煮饭烧菜给母亲一个惊喜。前世初中开始,陈锋就经常在厨房给母亲打下手,那时就已经能简单炒几个菜了,高中的时候,更是因为父亲生病的缘故,厨房的活儿他没少干,日久之下,他的厨艺已得老妈的八分真传了。要知道,赵小兰的厨艺在本村的家庭妇女当中可是拔尖的。
不过,这时候煤气灶还没普及,家里用的还是老爸亲手用砖头水泥砌成的灶台,主要用秸秆做燃料,这玩意烧得快,灶洞又不是很大,平均两三分钟就要添一次,烧菜一个人的话,要前前后后的跑好几趟,哪有后来的煤气灶方便。
好在陈锋五六岁的时候就有给赵小兰看火的经验了,但即便如此,等他煮好饭,烧好三盘菜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多小时后的事了。
这时候,已近中午,见母亲还没回来,陈锋不禁有些担心起来。虽说舅舅家里是有些钱,但在这年代,两千块钱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还是“巨款”,更何况即便舅舅同意,但舅妈可不是好说话的主儿。记忆中的舅妈,是个嘴巴不饶人,有些尖酸刻薄的胖女人,当年母亲爹娘去世后还同他们哥嫂同住的时候,就没少受她的闲气,而舅舅又是怕老婆的人,尽管心疼妹子,但有些事情上也不太好说。后来母亲和爸爸自由恋爱到结婚,嫁妆因为这位胖女人极力阻挠的缘故,少得可怜,几乎等于没有,当时遭了不少人的闲话。此事,一直以来是母亲的一块心病。要不是实在没有其他地方去借这么多钱,爸妈是断然不会去舅舅家借的。,
在家又无聊的等了差不多一个来钟头后,才见一脸愁苦之色的赵小兰回来。
“妈,借到钱了吗?”陈锋有些的担心一边问,一边看了看她手中提着的手提袋。
赵小兰点点头,便往里屋的卧房走去。
陈锋知道妈妈在舅舅家受了委屈,便故意大声岔开话题:“妈,我已经煮好饭烧好菜了。你先过来吃吧。”说着陈锋便上前揭开餐桌上的竹编桌盖,里面正好是当地的三盘“名菜”:韭菜炒田鳝、清蒸河虾、油炸泥鳅,色香味俱全。
赵小兰一愣,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小锋,你说这三盘菜都是你烧的?”
“那是当然,你儿子我可是个天才!”陈锋故作骄傲的点点头,一手叉腰一手翘起拇指点了点自己,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
赵小兰见到儿子小大人的模样,不由心情转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上前摸了摸他的头,奖励似的亲了他一口。
“对了,这田膳、河虾、泥鳅哪里来的?”赵小兰问。
“哦,我今天跟哥去捉的,他分了我一半。”陈锋实话实说。
“陈平这小子今天不是上课吗?他又逃学了?”赵小兰有些怒其不争的问道。
“没!早上老师有事没来学校,他不用上课。”陈锋怕母亲告密,忙给陈平打掩护,又马上转移话题,“妈,你来尝尝吧,我是跟你学的,可是下足了功夫了。三样菜都新鲜着呢,韭菜也是去自家后园刚摘的。”
“好,我来尝尝吧。”
赵小兰拿起筷子夹了一口尝了尝,再次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陈锋:“儿子,你说实话,这三盘菜都是自个儿烧?不会是你姆姆(大伯父的妻子)烧好了分给你的吧。”
陈锋故作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我都说了你儿子是天才,烧这三样简单的家常菜,还不是手到擒来。姆姆一大早就去街上卖菜了,这时候不知道还有没有回来呢。”
“若真是你烧的,那乖儿子你还真是个天才!”
“那是当然,你儿子可是纯天才,你以后就等着瞧好了。”陈锋预先给母亲打下了预防针。
赵小兰笑了笑,心里虽还有些不信,但见儿子如此乖巧懂事,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陈锋很是孝顺的给母亲打了饭,母子俩其乐融融的一起吃完了这顿“丰盛”的午餐。
ps:六一快乐,愿天下所有人都能保持一颗童心!!
正文 第4章 兴旺施工队
陈大勇晚上回来的时候,一听说妻子借到了两千块钱,刚开始还很高兴,但接着一听因为她嫂子的缘故,要给两分的利息,也就说,每个月要还四十块钱的利钱,一年要还四百八,这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可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当下脸色不由垮了下来,这要是赔了,还不倾家荡产。陈大勇当即就想让妻子把钱还回去,但看见妻子担忧和期盼的眼神,最后咬咬牙忍下了,没有说出口。
陈锋这时才明白中午母亲回来时一脸愁苦的原因,看来舅母还是那个舅母,即势利又贪钱。他们家做为先富起来的一批,在当地放放债收利息也是比较出名的了,没想到自己母亲,他们的亲生妹妹和小姑子上门借钱,也是一视同仁要收利息。舅母如此也就罢了,没想到舅舅也一样,这也太让人寒心了。
“还真是好舅舅!”陈锋有些气愤填膺的拍着桌子。
夫妻俩被儿子这小男人的做派吓了一跳,赵小兰怕丈夫误会,忙又解释道:“儿子,你可不要怪你舅舅,都怪妈去的不是时候,你舅舅拿钱给妈的时候,正好让你舅妈逮了个正着,当场就揪着你舅舅大吵大闹的,妈没法只好主动提出让他们收两分钱的利息,才让她消停了。”
一听原来如此,陈锋才稍稍舒了一口郁气。
“爸,既然妈把钱借回来了,你就不要东想西想的。赶快把施工队拉起来才是正经,我看你今晚就去拉人好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