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连像样的嫁妆都凑不出,你妹妹又能嫁给什么样的人呢?”
江月明长长叹息一句,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周太夫人行动力也很是迅速,在苏宜晴明确了江月白的心意,她又差人打听了江月白的人品,确定江月白的确是个好外孙媳妇的人选之后,费了一番唇舌,说服许氏接受这个家世偏低的媳妇,紧接着用许氏的名义派遣媒人上门提亲。
江寺卿夫人袁氏见到拜帖,开始还有些兴奋,大理寺卿才三品,京城里三品官真不算什么,故而袁氏听媒人说来远平伯府来江家提亲,顿时喜出望外,她有好几个孙女都到了适婚年龄,尽管是名声不佳的三房,可能跟远平伯府联姻就是一件荣耀。
正因为如此,当媒人说替的是江月白之时,她脸色立即难看起来,又不敢马上拒绝,支吾这说江月白只是江家远亲,她的亲事江家做不得主。
媒人也见惯了世面,大户人家待嫁女儿多的时候,若是有一门好亲,很容易发生争抢,江家的门第姑娘们该配什么人家,她们做媒人的心理有数,如今旁枝的确高嫁太多,只笑笑说:“那就麻烦请月白小姐的长辈出来,说一说。”
袁氏脸皮再厚,也不能直接对媒人说,江月白不好,我还有几个孙女,把我孙女嫁过去吧,她再无知也知道,这媒人只负责说和,具体娶那个小姐,媒人做不得主。
一时没了主意的袁氏借故去找王氏商量之机,赶紧去书房问江寺卿。
江寺卿一听,立即拍板,这门亲事能结,要袁氏尽量去说服王氏答应这门亲事。
袁氏嘀咕着,“这门亲事那么好,为什么便宜江月白?自个孙女还没着落呢。”
然而江寺卿瞪了一下眼,一向惧怕丈夫的袁氏只能答应,并且立即退下,去找王氏商量去了。
早有心理准备的王氏立即答应下来,当场跟媒人交换了生辰八字。
消息传出,江家小姐们如江月灵嫉恨不已,江寺卿的几个儿媳也在抱怨江这门好亲为什么不是她自个的女儿得的,愚蠢一些的怂恿着丈夫找江寺卿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亲事换掉,稍微聪明一些的打听到远平伯府不止一个未成亲的少爷,远平伯府能看上寄居的旁支孤女,更能看上他们正经嫡出的女儿。
结果被江寺卿一阵呵斥。
他的儿子怎么会那么愚蠢?莫名其妙的平远伯府怎么会来提亲,自然是看上了江月白这个人,几个儿子都没什么出息,捐的小官,孙子辈中也没有出色的人物,因此他才特别抬举江月明以及其他几个亲戚,出钱出力让他们读书,只要他有出息,日后必定的回馈江家。
他甚至想好了,这次秋闱过后,江月明若是中举,就让外孙女嫁给他。
只是想不到中途出了张学士府求亲的事,做妾自然不用说,他不会考虑,可正经娶妻却不错,张家小儿子是有些不成器,不过孩子还小,慢慢教就是了,再怎么样也是学士府公子,配江月白搓搓有余。
没有想到,江月白却不肯,江月明也强烈反对,他便由着袁氏略略施了一点压力,以江月明前程做要挟,王氏和江月白倒是有些服软,就是江月明还是不肯,并扬言要搬出去。
他正担心如何收场,张学士府不好得罪,可丢掉江月明这样一个明显优秀的子弟,也是他的损失,传出去影响名声,进退两难之际,远平伯府能来提亲,真是不错,解了他的危急,又能结一门贵亲。
………………
晚上有加更,求打赏求收藏,啥都好。o(n_n)o
正文 第四十二章 小心眼
两家达成共识之后,苏家就要正式向江家提亲,许氏倒也没有学曲氏那般没有经过婆婆就先斩后奏,还是跟岑太夫人提了几句的,听说是周太夫人做的主,岑太夫人虽然对江月白的家世不太满意,可也没说什么,想着周太夫人手里大把银钱,娶个她中意的外孙媳妇,定然会多多添补的,苏家还有那么多孙子孙女没找落,嫡长孙苏谨风的亲事更让她头疼不已,若是不同意江家这门,她哪有精力帮忙再寻更好的,就算能寻来,许氏不满意,婆媳不和,天天闹架,找她来断案也非得让她烦死不可。
消息传出,大房二房四房很高兴,三房娶个低门媳妇,日后分家的时候出不了太大的力,他们就可以多占些。
苏宜晴很高兴,一连几日都笑眯眯的,这是她穿越过来之后,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成全了自家哥哥,还救了一个可能被推进火坑的姑娘,一举两得。
正因为有苏谨旭在,她终于有了点家的感觉,想想有一天真要离开这个地方,估计她会想念这个哥哥的。
苏谨旭知道跟母亲替他跟江家提亲,而江家也答应了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好几天睡觉都不敢合眼,生怕再睁眼就发现这是一场梦。
确定这是真实的之后,他虽有些木讷了一些,却也知道这定然是苏宜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跟外祖母说的,对苏宜晴这个妹妹更是万分感激,本来对苏宜晴这个妹妹就爱护有加,这次更是不知道怎么讨好,也不知道听了谁的建议,拼命送礼物,只要他认为好玩的,好看的,就买来送给苏宜晴。
看到一大堆小玩意,苏宜晴不禁暗暗摇头,算了,很都是一些几文钱一个的小孩子玩意,也有一些稍微贵一点的绸缎,但是都不实用,花色很老,收着就是了。
芯儿倒有些猜到苏宜晴的烦恼,很多东西她这样的小丫鬟都看不上,便悄悄跟章婆子暗示了一下,也没说小姐不喜欢五少爷送的东西,只是听说城西的洪记糕点很不错,上次岑太夫人赏下来,到了小姐屋里就两小块……
章婆子立即就明白了,当即给苏谨旭说了。
果然第二日,苏谨旭就让章婆子送来了一大盒洪记糕点。
苏宜晴一个人吃不完,屋子里的丫鬟人人有份,这样也好,隔三差五的就透一点话给章婆子,章婆子自然会巧妙的暗示苏瑾旭,于是某些在府内不容易吃到的小吃食便源源不绝的送到苏宜晴这边来了。
却不料才一点点的吃食居然惹出了些小事非,那日,她无意中听到,秋絮和冬莲说,芯儿最近老找章婆子,该不是有什么心思吧?还有这一大盒一大盒的点心,小姐只是略尝了一下,剩下的都给丫鬟,谁不知道这屋子里芯儿最喜欢吃甜食,这点心说不准是专门送给谁的。
苏宜晴心中恼怒,也不当场发作。
回屋之后,细细想了一下,由于芯儿在苏瑾旭姻缘上立了大功,她这段时间的确是多亲近了芯儿,其他丫鬟嫉妒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这秋絮太口无遮拦了,明显是暗示芯儿勾引苏谨旭,这话要传出去可是要出人命的。
还有冬莲,虽没有附和却也没有制止,也是不对的,这样两个丫鬟她不能留在身边了,虽说她从来就没有想过身边的丫鬟会有多忠心,但是这样容易惹事的丫鬟是绝对不能留,在伯府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长大的丫鬟,还分不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迟早害人害己,还不如早早打发了,远离了权利中心,嫁个小人物,再口无遮拦人家也只会当她疯了。
主意打定之后就要操作,苏宜晴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她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相处多年,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感情,总不能直接开口说,我不想要你们这两个丫鬟了,这也太绝情。
做得太绝让人心生怨恨说不准又是一场风波,可她要不说,看这两丫鬟的样子是不会主动提出要走的。
这种事也不能跟周嬷嬷商量,想来想去,她还是跟许氏说了。
许氏正在算账,听女儿扭扭捏捏的说了烦恼,顿时笑了笑:“我还当什么事呢?不就是打发两个丫鬟么?厚道点赏了身价银,让她们各自嫁人,她们就该感恩戴德,换做别的丫鬟主子不满意了,就发卖出去,谁还能说什么?不过你一个小姑娘……的确还是要点名声,这样吧,就我来打发她们,反正我恶人做惯了。”
“多谢母亲。”苏宜晴福了福身子,行了个礼,然后就没话说了。
对于苏谨旭,她还能生出一点兄妹之情,可对于许氏,她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平心而论,许氏对她也不错,可两人就是没有母女之间的亲密之情,有事还好,大家就讨论事情,无事的时候母女两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许氏打着算盘,也没太留意这个女儿,只淡淡道:“没事的话,就回去吧。”
苏宜晴顿时有解脱的感觉,行礼之后匆匆走了。
她对许氏没有母女之情,许氏对她却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期待,也许有的人天生情很淡,无论亲情爱情皆是如此吧。
秋絮冬莲原来是岑太夫人身边的,打发她们要经过岑太夫人。
许氏的理由很充分,秋絮冬莲今年都十六了,早该配人,只不过之前苏宜晴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现在小点的丫鬟也能熟练伺候了,虽是两个丫鬟,可念在她们尽心照顾自己女儿一场的份上,也不好耽误她们的花期,所以便想要好好将她们发嫁了,对了还有旭哥儿也已经订亲,虽说是多数时候是住外院,不过还是有两丫鬟伺候的,趁这机会一起嫁了。
岑太夫人想到秋絮和冬莲的样貌,虽不是一等一的,却也很是整齐,她原先的打算是让秋絮和冬莲陪着嫁过去做通房的,不然苏宜晴若是也学了许氏的做派不许夫君纳妾之类的,娘家是要有意见的。
但现在还早,总不能说,这两丫鬟是我替娘家侄孙准备的通房,许氏本就不是很满意这门亲事,要现在闹起来也挺麻烦。
不就两丫鬟么,打发就打发了,可以再找两个好的,反正还有两年时间,还可以再慢慢找,说起来秋絮冬莲的年纪的确是有些大了。
岑太夫人点头了,这事就让许氏自己负责,给了三房的丫鬟,她不好收回来继续发嫁。
………………
庆祝第一个盟主产生,加更,亲们继续努力啊。
正文 第四十三章 羡慕
知道消息的秋絮和冬莲呆住了,她们不是没有想过终身大事,不过岑太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暗示过她们,她们将来是要跟着九小姐陪嫁的。
这也是一般大户人家的规矩,小姐的贴身丫鬟如无意外就是要跟着小姐出嫁,多数做通房生下孩子抬姨娘,少数则嫁给姑爷家的管事。
若是勋贵之家,嫁给管事也不错,可九小姐订的亲事是岑太夫人娘家,太夫人娘家已经没落,哪里有什么体面的管事可嫁,最好的选择就是做通房,所以她们才那么忌惮瑞儿和芯儿,这两个小丫鬟比她们年轻漂亮,通房名额有限,不可能小姐身边的都能做。
两丫鬟立即哭天喊地说着愿意一辈子伺候九小姐。
许氏直接冷冷道:“姑娘家,一辈子不嫁人传出去好说不好听,你们是想要伺候小九还是想要连累她的名声,实话告诉你们,念在你们伺候小九一场,若是有家人投靠,就免了你们的赎身钱,再送一份嫁妆留待日后出嫁用,若是没有家人的就由我来给你们安排,总之高高兴兴的大家都好,若不然……”
“求夫人开恩,我们伺候九小姐怎么多年,实在舍不得离开。”秋絮哭哭啼啼,“小姐身边还需要人伺候,瑞儿跟芯儿这两丫鬟一向毛毛躁躁的,尤其芯儿经常到处瞎逛……夫人就容我们再多伺候小姐两年吧。”
许氏一听这话脸色立即变了,喝道:“来人,把这丫头给我拉出去。”
两个强壮仆妇立即上前,秋絮大惊,刚要再哭叫求饶,嘴巴立即被堵上,然后拖了出去。
屋子里一下安静了,冬莲跪伏在地上,战战兢兢,一句话也不敢再多说。
“一个屋子的丫鬟,不说情同姐妹,也该相互扶持,为了一己之私,就想要把别人拉下水,这样的丫鬟如何能留,吩咐人牙子,灌上哑药,给我卖得越远越好。”许氏冷笑说完,又看向冬莲,“你呢?你怎么说?”
冬莲颤声道:“奴婢任凭三夫人做主,奴婢自小就被卖到这府里来,家中早已没有了亲人……三夫人待奴婢的恩情,奴婢一辈子都记得。”
许氏点头:“你倒是比刚才那个聪明些,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嫁到外地去,另一个就嫁给府里的下人,这两样的好处坏处我就不多说了,只一样,嫁在府里,日后有什么关于小九的闲言碎语,我可不是什么明察秋毫的判官,你明白么?”
冬莲当然明白,嫁到外地,天高皇帝远,那里的人甚至连远平伯府都不知道,她说得好听人家当听故事,不好听则立刻走开,伯府有什么事牵连不到她身上,只不过嫁到外地必定比平远伯府清苦,而嫁在府里,若是有了什么不好的传闻,三夫人定然要责罚所有可能泄密的人。
“可以的话,奴婢愿意留在府里继续伺候三夫人。”冬莲很快拿定主意。也不说伺候九小姐了,直说伺候三夫人。
许氏满意的点头,至少是个头脑清楚的。
桂花巷江家的丫鬟也在闹腾。
原因是寄居在江家的侄孙少爷江明月一家要搬走了。
谁都知道侄孙小姐江月白订了一户好人家,是远平伯府的五少爷,月白小姐很快就要成为勋贵人家的夫人了。
这伯府比江家门第高多少丫鬟们都不知道。但是高得多是肯定的了,某些丫鬟经常跟着小姐夫人出门,见识到勋贵之家那种气派,夸张的说,他们的大管事在外边的宅院都不比江家差。
现在侄孙少爷要搬走,听大老爷的意思,是要送她们几个人使唤的,此言一出,府中人管事小厮倒好一些,年轻貌美的丫鬟们都牟足了劲,想要到月白小姐跟前伺候,然后跟着一起嫁到伯府。
袁氏这几日被几个媳妇吵得头疼,哪里有心管这事,还是心腹婆子给提了醒,这才勉强打起精神,挑了两个机灵的家生子送过去。
刚处理完一堆琐事,大儿媳安氏就进来了。
安氏对于江月白的亲事十分不满,就跟原先袁氏的想头一样,认为这门亲事该说给自己的女儿江月灵。
袁氏按江寺卿的说法给安氏说了一遍,可安氏却不相信,认为江月白就是凭借美貌让远平伯府的少爷看上的,要没有江月白在跟前对比,人家伯府少爷肯定会看上江月灵。
对此说法,并不太聪明的袁氏也觉得不太可能,倒不是说不相信江月白勾引之说,但是能勾引得上也得是一个本事,又能让男家长辈正经上门提亲,更是了不得,这种是人家的本事羡慕不来。
京城里漂亮的姑娘多得是,又不是只有江月灵和江月白两个,没有了江月白人家就会选择江月灵。
安氏这个人嘴皮子特别厉害,歪理一大堆,袁氏不想多费唇色,无论如何,这亲事已经订下,江月白一家马上就要搬出去,永乡侯府的周太夫人还派了几个嬷嬷过来帮忙整理东西,就是江家想要有什么龌龊心思也没法在几个精明强干的嬷嬷眼皮底下施展开来。
尤其是江寺卿任大理寺卿,断过不少家宅利益纠纷女眷引发的血案,对此深恶痛绝,严加管束家中弟子,不许再家中胡来,哪怕是一个小小丫鬟,没过明路之前也不许调戏,更不许强占,不然一经发现,立即就逐出家门,这事不是说说的,江寺卿还真因此把一个庶出孙子赶出去了,因为弄大了丫鬟的肚子不认账,那个孙子的姨娘哭哭啼啼惹得江寺卿心烦,干脆让让儿子卖了,反正他不缺儿子,更不缺孙子,与其浪费米粮白养一个祸端,不如早早赶出去。
袁氏还以为安氏又要老话重提抱怨不把亲事说给江月灵。
不料安氏却笑眯眯说了一通一起住了怎么些年颇舍不得王姐姐之类的话,让袁氏想办法多留王氏及江月白几日多说说话。
袁氏彻底愣住了,这又是唱的那出?多年婆媳了,袁氏了解安氏,人倒不至于多坏,就是爱贪便宜,心眼小点罢了,现在说舍不得王氏,她说什么都不信,当即用惊讶的目光看着安氏。
正文 第四十四章 不知天高地厚
安氏被看得一阵心虚,干脆直接压低声音说道:“月白的亲事,我琢磨了一遍,又听灵儿说了一点,听说月明跟苏五少爷是同窗,上次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