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宜晴明白了,若是四房能出个官,就不必靠着伯府,官官相护又有银子开道,四房就可以分出去,虽然这条路很长也很艰难,可总比现在被伯府拿捏着强。
只是连周嬷嬷都能看出苏四爷的打算,其他人能看不出么?他们会看着一只能下金蛋的鸡走掉?
禁足了半个月,苏宜晴终于可以出院子,只是经过了上次的事,岑太夫人很不待见她,一起请安说笑的时候,总是故意忽略她,偶尔有什么小玩意,也不好独独不给她,只挑最次的给她。
主子如此,下人更是怠慢,苏宜晴身边的丫鬟婆子也受到了排挤。
大家心里颇有些怨气。
唯独周嬷嬷却越加殷勤起来。
苏宜晴又糊涂了,不知道周嬷嬷脑子里怎么想的,以前她好好的时候,周嬷嬷只是尽尽本分,过得去就成,没有见得多用心,可她一出事,周嬷嬷反而殷勤起来。
同样是一件事,尽心尽力和尽本分很容易分辨出来。
态度改变的也有许氏,不过许氏是苏宜晴亲娘,忽略女儿那么多年,突然良心发现并不稀奇,尤其她现在十一岁,勉强到了说亲的年龄,教养方面由不得一丝马虎,以前有岑太夫人在,许氏自己脾气名声都不怎么好,干脆放手,现在苏宜晴被岑太夫人厌弃,亲娘多看顾一些事人之常情。
…………………………
求推荐票,求收藏,新书需要支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正文 第十三章 婚嫁风波
人不都是捧高踩低的,周嬷嬷却是一反常态,这是为那般呢?
想不通苏宜晴索性就不要想了。
诶,想想她的确是天真,以为在这种封建社会真有什么公道,凭借一个小姑娘喊两嗓子就能改变什么,结果除了白白连累几个无辜之人,什么都没有改变,明哥可怜,苏宜香身边伺候的人就不可怜了么?
以后她还是多看,少说话,多享受享受贵族小姐该有的待遇,以后……以后的事过两年再说,反正现在她才十一岁。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苏宜晴却发现比想象中的艰难多了,开头她只顾着自己难过愧疚反思,并没有太过注意周围人的目光。
慢慢的她才发觉,她被孤立了,伯府众姐妹避她如蛇蝎,虽说以前她也没有什么特别交好的姐妹,不过好歹见面能打声招呼,说笑几句,喊两声姐姐妹妹,另外还有苏宜香偶尔来找她麻烦。
现在呢,人人见了她就躲,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没有人愿意跟她打招呼,几个姐妹在一起说笑,只要她一站过去,大家立刻就不说了,用防备的眼神看着她。
她也是人啊,不能做到完全无视他人眼光。
可想想苏宜香,也能明白大家的感受,姐妹之间偶尔斗几句嘴,有点小龌蹉,忍忍也就过去了,实在忍不下去,找自家父母埋怨两句,让爹妈出头也成啊。
结果她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把这事给捅到岑太夫人面前,连自己亲生母亲的脸面都不顾了,这问题就大了。
她是十一岁,不是三岁,不能再用年幼无知做借口了。
苏宜香是不讨人喜欢,可不就传了两句人人都知道的闲话,就落得如此下场,未免太凄惨了。
陈氏教女无方,现在苏四爷另娶了一个正经二房来帮忙管家并教养子女,旁边还有太夫人赏的两个美貌婢女争宠,堂堂四夫人成了摆设,这还是规矩大的伯府,换做普通人家,估计早被休了。
这样压抑的坏境里,苏宜晴只能叹息了,人么,不管有心无心,做错了事就该受到惩罚,相比死去的人,她受点白眼也是应该的,没什么可抱怨。
有些苦闷的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下去。
伯府终于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作为嫡长女的苏宜荣要出嫁了,还是高嫁,嫁的是康郡王世子郑宇。
自然得大办特办,全府张灯结彩,处处挂红缎子,人人脸上都乐呵呵的。
姐妹抓紧时间联络感情,也不好单独撇开苏宜晴。
因为苏宜荣是高嫁,进门之后不免要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像苏宜晴这样不太受欢迎的人物肯定不少,作为世子妃的苏宜荣不能在无视了,也许是想要当做锻炼吧,她说话的时候稍稍带上了苏宜晴,免得场面太过尴尬。
苏宜晴看着跟众姐妹谈笑风生的苏宜荣,真心佩服,不愧是嫡长女,面面俱到,屋里那么多姐妹,连她这样的都照顾到了,没有显示出待谁特别亲厚,更没有冷落谁。
想想苏宜荣今年才十六,看看人家,再对比自己,苏宜晴觉得上辈子那些岁月都活到狗身上了。
然而,上花轿的前两天,却出了意外。
苏宜荣在最后一次给岑太夫人请安回来的路上出了意外,摔断了腿,因为两天后要出嫁,第二天有许多事忙碌,某些婚前事宜肯定是没有时间再来请安的,便多说了一会话,天完全黑了才打着灯笼回去。
说起来真的是奇怪,就算是天黑,在祖母院子里,天天走的路,平平坦坦的,按理说闭着眼睛也不会摔倒,更何况身边丫鬟婆子一大堆,又点着灯笼,说灯火通明一点都不过分。
可苏宜荣就是跌倒了,还跌得不轻,扭了脚闪了腰,愣是不能动弹了。
就在苏宜晴以为这次婚礼要改期的时候,周嬷嬷带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婚礼如期举行。只不过新娘子换人了,换成了二小姐苏宜娟。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苏宜晴小嘴微张半天合不上,这苏宜荣跟康郡王世子的亲事都订了两年,现在说换人就换人,苏宜荣只是受伤了,又不是好不了,就这样把亲事换了,叫苏宜荣以后怎么办?
而且表面上看,对康郡王府来说苏宜荣跟苏宜娟是姐妹,但事实上她们不是一母同胞,甚至不是一个父亲的,这样做法,两房人不会起隔阂么?就算男人不介意,女人呢,大夫人曲氏因为女儿这门亲事得意了许久,跑前跑后准备嫁妆,现在转眼,就成了替别人做嫁衣。
这真的没有问题么?
没几个时辰,满府都听到了消息,大家都很惊讶,只不过因为亲事照旧,该做的还得做,而又因为换人了,某些事情要重新准备,嫁妆是不能变的了,因为嫁妆单子已经送过去,某些决定请来观礼的亲戚不好在请回去,但是某些本来不用来的,比如二夫人娘家那些,就要重新请了,至于大夫人娘家,也只好看着办了。
还有二房苏宜娟的某些个人物品带上,嫁衣是按苏宜荣的身材做的,还好苏宜娟跟苏宜荣的身材差不多,稍微改一下就行了。
别的死物还好说,就是大夫人曲氏,突然就心悸病倒了,正忙得团团转需要当家主母主持一切的时候,她甩手不管。
二夫人蒋氏只好顶上,只不过她才跟着丈夫从外地回来,一切都不是很熟,加上那些奴婢都听曲氏的,便有些添乱,不得已岑太夫人也出来帮忙,饶是这样,场面还是有些顾不过来。
三夫人许氏倒有些本事,只不过她不想搀和进来,她跟蒋氏的关系还不如跟大夫人曲氏的呢,她有事的时候蒋氏从来没有帮过忙,现在何苦为了她得罪大夫人?伯府的当家人是曲氏,要是硬要选边站,那么还是选大房这边。
估计四夫人陈氏也是这样想的,便也磨磨蹭蹭起来。
然而,最后这门亲事最后却顺顺当当进行了,没出半点差错。
原因只有一个时事造英雄,伯府并不缺有才干之人,只是很多人出于各种原因畏首畏尾而已,有一个人就看准机会出手了。
正文 第十四章 冤魂索命
这个人是苏四爷刚纳的二房,秦氏,府中都称秦姨娘。
秦姨娘指挥不动府里的刁奴,可站在蒋氏身后提点出主意却不成问题,谁在偷j耍滑,这件事责任人是谁,她一眼就看出来,由不得那些刁奴互相推诿,狠狠整治了几个带头闹事的之后,府中的秩序就变得井然起来。
最后,二小姐顺顺利利坐上花轿在一片热闹声中,风风光光出阁了。
之后的事就不太重要了。
许氏闲下来,又到苏宜晴房中跟女儿联络感情。
看许氏那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今天是她嫁女儿,拉拉杂杂说了一通伯府的热闹,岑太夫人的脸色如何难看,悲也不是喜也不是,她跟着太夫人去曲氏房中看了一眼,曲氏直接就躺在床上不言不语,只会流眼泪,相比之下二房一干人等又如何得意洋洋。
有些话,苏宜晴对着周嬷嬷还不太方便说,对着许氏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看许氏滔滔不绝,有些不太想要看她幸灾乐祸的样子,就岔开话题,问道:“母亲,二姐姐顶了大姐姐的亲事,大姐姐日后要怎么办?”
一般来说,民间姐妹易嫁之事也不少,不过那是在民间,利益纠葛没有那么大,选择也多点,没有张家还有李家,日后多给点嫁妆也差不了多少。
可勋贵之家就不一样了,这门亲事对于远平伯府来说已经是高攀,想要找到比这好的不太可能。
这件事对苏宜荣的名声影响是极大的,只是议亲没有正式订下还好说,可这亲事都订了两年全京城谁不知道?虽然现在是突发状况,可就伯府中人知道内情,外人不知道,不免会有些猜测,这是不是只是一个借口?毕竟是早就订下的亲事,若是苏大小姐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伤了腿,休养上一两个月就能好,又何必换亲?
大小姐是正经伯府嫡长女,她父亲是远平伯,二小姐虽也是嫡女,父亲却只是次子,过两年分家,就是一般官宦人家的女儿,跟大小姐是没法比的,真没什么问题,缓几个月或者干脆把大小姐抬过去养两个月再圆房也是可以的。
甚至伯府有不少庶出或者是旁枝的姑娘,作为媵妾陪嫁过去,代着拜堂也不是不可以,何必非要换?
众口铄金,只怕苏宜荣想在京城找稍微像样点的人家都困难。
许氏轻笑一声:“你大姐运气不好,还能怎么办?找个门户低一些的,甚至不在京城的人家嫁过去呗。”
“可是,这样未免太委屈大姐姐了。”苏宜晴真心替苏宜荣惋惜,虽说按她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嫁入门第低一些的未必就不好,莫欺少年穷,谁能保证寒门弟子几十年后没有出息的一天?就康郡王府这样行事作风,嫁过去绝对不会有什么幸福,亲事成不了还好些。
道理是这样说,可要是事情落在她身上,她也会受不了,据说康郡王世子人品才学都很不错,在京城贵族子弟中是数得上的,大姐姐还偷偷见过康郡王世子一面,很是倾心。
许氏淡淡道:“凡是有因就有果,这个世界上是有报应的,外人都说我狠心打杀了那么多庶子庶女又虐待丈夫的小妾,可我那都是有言在先,不许有庶出子女,那些贱婢也是清楚的,开头也答应得好好的,结果绫罗绸缎穿在身上没两日,心就野了,这能怪得了谁?谁知道你大姐姐又是倒的什么霉?”
苏宜晴不说话了,很多时候,人作恶都是被现实逼的。
许氏看她似乎不以为然的样子,突然压低声音:“你知道你大姐姐摔倒的地方就是在蕊儿投井的附近么?”
苏宜晴心里一咯噔,单说蕊儿,她还不一定能想起是谁,可要说,投井,那还能有谁?就是明哥儿事件死的那个丫鬟呗,看到许氏意有所指的样子,她忍不住道:“巧合吧?”
真有什么冤魂,怎么也不该找上苏宜荣,明哥儿的事,可疑的人虽多,却绝不会是苏宜荣,这件事闹大了,远平伯府声誉受损,首当其冲的就是即将要嫁入高门的苏宜荣,所以她绝对没有动机。
许氏凉凉道:“也许吧,前几天,听下面小丫鬟说,在那附近听见有人唱歌,那歌声很是凄厉,都说是蕊儿的冤魂,不过这些事只是在那些不懂事小丫鬟中流传,被管事婆子呵斥几句就完了,这种大喜日子,谁敢瞎传。”
闹鬼,这的确是一般冤案最容易出的情景,只是隐隐听见,又没有人看见,明哥儿的事有幕后指使者是肯定的了,要是有人因此不平,弄些厉鬼索命之类的传言来,倒也不足为奇。
“你害怕么?”许氏突然问了这样一句。
苏宜晴下意识想要摇头,她不太相信这种报应之说,然而想想此时的身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许氏又是一声轻笑:“都说知女莫若母,同样的,女儿也是娘的贴心小棉袄,你还认为明哥儿这件事是你母亲做的么?
苏宜晴这次坚定摇了摇头,倒不是说她相信许氏,只是许氏第二次这样直白的问,她还能怎么回答?
许氏又笑了笑。看那笑容估计也是不相信苏宜晴的回答。
略坐了一坐之后,许氏就走了。
苏宜晴将刚才的对话品了半天,这才突然明白,许氏竟然是暗示,明哥儿的事是大夫人曲氏做的,现在报应在自己女儿身上。
也许不单是许氏,苏宜荣就这样好好的摔那么大一个跟头,还摔得如此之重,那附近又是蕊儿投井的地方,只怕府中不少人有这样的联想。
果然如苏宜晴所料,不出两日,冤魂复仇之说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席卷了这个远平伯府。
因为曲氏病倒的关系,蒋氏暂时主持中馈,许是故意的,又或者初初打理府中事物到底不纯熟,总之不能一开头就把谣言给压下去,以至于越演越烈。
消息传到了岑太夫人耳中,岑太夫人大发雷霆,转眼就杀到了大夫人曲氏的病床前。
当然岑太夫人这样的贵妇,即使大发雷霆也不会像街边泼妇一样张口就骂的,只是屏退了身边闲杂人等。只留两个贴身嬷嬷。
正文 第十五章 硬撑
岑太夫人身边只留两个贴身嬷嬷,那么曲氏身边的人丫鬟婆子极有眼色的退了出去,只留曲氏的奶妈廖妈妈,在一旁伺候。
曲氏挣扎着想要起床给岑太夫人行礼,岑太夫人却摆了摆手,道:“你还病着,就不必行这个虚礼了。”
“谢婆婆。”曲氏挣扎了两下,还是没有能起来,只在廖妈妈的搀扶下,背靠着枕头,躺在了床上,喘着气道,“媳妇这副身子骨不争气,这大喜的日子,竟没能帮上忙,不过婆婆您相信媳妇,媳妇真是起不来了。”
曲氏灰白的面容却是不是装出来的,她一向也不擅长装柔弱,真真是病倒了,一半是气,一半是忧,气的是二房竟敢抢大房的亲事,忧的是荣儿日后可怎么办?
岑太夫人也长长叹了一口气,换亲这件事是康郡王府提出来的,说实在的她并不赞成,若娟儿是荣儿的同胞妹妹还好说,这隔房姐妹,岂不是让自己两个儿子和两个媳妇生嫌隙?
偏偏郡王府那边来人说,荣儿跟娟儿是姐妹,远平伯府又是京城里出名的和睦之家,都是结亲,姐姐妹妹都是一样的,现在宾客都到了,若是不举行婚礼,真说不过去。
来人还暗示了几句,若是突发恶疾将喜事延后,大家都还能理解,偏偏这跌伤,怎么跟亲朋好友说?一个大家闺秀,身边丫鬟婆子一堆,在自家都能跌成重伤,这实在很难向别人开口,因此对外称的时候,不要说大小姐是跌伤,最好就说是突发恶疾。
她也据理力争过,毕竟荣儿是她最疼爱的孙女,曾经试探过若是用庶出小姐作为媵妾先替荣儿拜堂,这样两边不耽误,亲朋好友也是可以理解的。
康郡王府的人一口拒绝了,说王府规矩大,嫡庶有别,这是乱不得的,用庶出小姐作为媵妾,过去之后,若是有孕生下长子该如何?都是伯府小姐,就算是庶出的,也不好像通房婢妾一般灌避子汤吧?
说来说去,康郡王府的人坚持,要么解除婚约,要么换上跟大小姐差不多的二小姐,说起来这件事康郡王府还吃亏了呢,二房的小姐,比大房嫡长女身份上还是差了点,但为了两家的和睦,康郡王府也只得认了,比退亲强。
岑太夫人无话可说,是啊,人家康郡王府都愿意娶你身份次一等?br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