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贵女谋第4部分阅读(2/2)
容易,若想不牵连任何人,真的不太可能,小姐走丢了,小姐身边的丫鬟婆子肯定是要受到处罚的。

    面对芯儿的乌溜溜的大眼睛,苏宜晴叹了叹,还是先问清楚眼前什么情况吧,便问道:“你是蕊儿什么人?”

    原以为芯儿不会轻易说,没想到一问,她就来个竹篮子倒豆全部说出来了。

    蕊儿和芯儿是一个戏班子里学杂耍的,两年前戏班子得罪了权贵,被迫解散,蕊儿和芯儿都是班主买来的,就又被分别卖掉。

    蕊儿被卖进了柳家,她因为年纪小点,便被卖到远平伯府来了。

    想不到隔了两年还能再重逢,蕊儿和芯儿自然很高兴,她们的来往很隐秘,没什么人知道,因为人牙子卖她们的时候,千叮万嘱,无论如何不能让人知道她们是戏班子出来的,因为戏子身份低下一般人家不要,那个人牙子有些善心看她们可怜,也不忍心为了几个钱把她们卖到那种肮脏地方去。

    就说她们是逃荒出来的,先带她们到大户人家试一试运气,看看她们的造化,然后蕊儿就被柳家买下。

    她则被远平伯府的管事妈妈买下。

    两人过得都不错,比在戏班子里强,自然都不敢再提以前的事,连相认都不敢,免得让人知道她们是戏班子出来的,戏子出身下贱,贵胄之家是不肯要这样丫鬟的,所以她们只能暗暗见面,跟一般丫鬟一样偶尔打招呼说笑而已。

    想不到好日子没过多久,蕊儿就死了,还死得这样不明不白,府里说什么都有。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正文 第十八章 正义的代价

    蕊儿死的惨,芯儿一个小丫头,没什么本事,自然无法查出真相,再伤心难过只能暗暗替蕊儿多烧点纸钱,顺便诅咒一下黑心的幕后主使者。

    大小姐出事,闹鬼一说被传得沸沸扬扬,芯儿突然就灵机一动,觉得干脆装鬼吓吓那些作恶的人也好。

    戏班子出身,她身手本就比一般人敏捷,就踩了高跷,穿了蕊儿的旧衣,看准机会就唱着蕊儿以前教她的山歌吓吓人。

    前些天,远平伯带着人埋伏,因为一堆大男人,年轻丫鬟们自然被暗示不准出来乱走动,她跟大家一个屋子里的,也不好找机会偷出来。

    今天月黑风高的,她又忍不住,便出来了,想不到中了埋伏。

    苏宜晴无语了,不知道该不该说这丫头机敏,还是蠢笨了,戏班出身,戏文看多了,无知无畏,想想她也挺可怜,无父无母的,估计是把蕊儿当亲姐姐,姐姐死得这样凄惨,做妹妹的怎么能无动于衷,她年龄又小,想偏了也是人之常情。

    看到芯儿满脸怨愤不平,絮絮叨叨的说蕊儿是如何如何善良,死得如何如何无辜的时候。

    苏宜晴突然忍不住说了一句:“你知道四房苏八小姐身边丫鬟婆子都被打发了,其中一个丫鬟在小庄子上吊了么?”

    芯儿住了口,她当然知道这件事,管事妈妈拿这件事来教育她们这些小丫鬟,主子做错了事,下人若是不死命拦着,到最后倒霉的还是下人,八小姐辱骂九小姐,身边的嬷嬷还有丫鬟当时就该拦着,别说什么小姐下人尊卑有别之类的,七八个人真有心,哪里还管不住小姐的一张嘴。

    不过大家都怕小姐事后责罚,都不出声,结果一起被打发掉了。

    其中也有人暗暗说九小姐的不是,说要不是九小姐把事情闹得如此之大,太夫人不会震怒至此,九小姐小小年纪,心肠过于歹毒。

    苏宜晴慢慢道:“我没有多生八姐姐的气,只是为明哥哥不平,明哥哥是我哥哥,就像你相信蕊儿是好人一样,我也相信明哥哥是好人,就想要借机会闹一次,把这事查清楚,结果却是多害了一条人命,至今我都不知道哪个上吊的丫鬟叫什么名字,也许哪一天她也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姐妹跑出来找我报仇。”

    芯儿十二岁,从小跟着戏班跑江湖出身,又做了最低等小丫鬟,自然比旁人要成熟不少,同是丫鬟,她也同情八小姐身边被打发的人,小丫头之间说悄悄话,也颇为赞同,这九小姐的确有些不地道。

    然而听苏宜晴刚才说的,是想要趁机闹一次,查清明哥儿的事,那也就是蕊儿姐姐的事,何况九小姐刚才还救了她,这看法自然不一样了,喃喃道:“九小姐也是想还明哥儿和蕊儿姐姐一个公道。”

    公道,苏宜晴嗤笑一声,“什么是公道,真相怎么样谁都不清楚,我是相信明哥哥,但是却不敢保证没有万一,万一查到最后,就如众所皆知的一样,是明哥哥想要调戏蕊儿不成,蕊儿羞愤跳井又如何?还明哥哥和蕊儿一个公道,谁来还吊死的丫鬟一个公道,你仔细想想,你这样装神弄鬼,那些被你吓到了的丫鬟婆子还有那些因为恐惧,多了几句嘴就被责罚,她们又何其无辜,只被打板子还好,那些和你一样的小丫鬟,有些被发卖出去,有些被随便配人,你既然是外头来的,外头环境如何恶劣你是很清楚的,有些人的一生就因你的一念之差而改变了。”

    很多时候世间的所谓公道是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包公铡了陈世美固然大快人心,可又人想过秦香莲和两个孩子以后该怎么活?

    芯儿显然也是个剔透的丫鬟。想了一下之后,脸上不由得露出愧疚之色,嘴脸却还是道:“难得就这样让蕊儿姐姐死得不明不白么?这世界上还有没有天理?”

    苏宜晴叹了一叹,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个不公平的世界,我说的你好好想一想吧,另外肯替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冒那么大的风险,想必你也是个侠肝义胆的人,无论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念在我今晚救你一场的份上,就把今晚的事忘了。”

    芯儿戏班出身,没读过什么书,戏文却听得不少,她不知道一个样在深闺的大家闺秀为什么会有这样鬼魅的身手,却知道这件事泄露出去非同小可,急忙道:“九小姐的救命之恩,芯儿粉身碎骨难以报答,绝不敢出卖小姐,芯儿发誓,若是泄露半句,定叫天打五雷轰。”

    看芯儿稚嫩的脸庞那认真决绝的表情,苏宜晴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叹,只淡淡道:“我从来不相信诅咒发誓,倒不是不信报应,只是诅咒若能管住人心,这世上就没有那么多作恶之人……你有没有想过,你蕊儿姐姐若是被人陷害的,背后有主使之人,那么就表示明哥儿也是无辜的,蕊儿却将他砸成重伤变成了傻瓜,这又该如何算?”

    “蕊儿姐姐定然是被逼的……”话说到一半,芯儿声音弱了下来,蕊儿姐姐若是被逼的,那么明哥儿作为受害人,岂不是更加无辜?这样一想脸上不由得显现出几分茫然。

    苏宜晴看芯儿一时半会未必想得通,好人做到底,把她送回她住的小院子让她自己想想清楚,日后该怎么做。

    如此过了一个月,再也没有听到府中有闹鬼的消息,想来芯儿是想通了,又或者也觉得这样装神弄鬼不是个事,总之她暂时消停了。

    不用仓皇出走了,苏宜晴还是松了一口气,若是真被逼得毫无准备的出走,势必要连累不少人,不走自己就有危险,她自问心地善良,却也没有到舍身成仁的地步。

    经过一个月的休养,苏大小姐苏宜荣的腿也好得差不多了,只不过没有再跟众姐妹一起去早起去给岑太夫人请安,说是没有好利索,怕又伤了,偶尔却出来逛逛园子,碰到众姐妹依旧是如往昔一般说笑,眉眼还是那个眉眼,笑容也一样,可苏宜晴却觉得似乎多了或者少了什么东西,也许是心理作用吧,待众姐妹没有那么热络了。

    想想也情有可原,当初苏宜娟随着父母到外地多年,外边再富庶终究跟京城不同,伯府规矩更多,苏宜娟很不习惯,苏宜荣手把手的教她,并且还带着她出席京城贵女的社交圈,结识不少手帕交,让苏宜娟能迅速融入,结果苏宜娟就这样回报她,不免太让人寒心了。

    正文 第十九章 还是要说一门好亲

    大概是为了弥补苏宜荣,平息大房的怨愤吧,岑太夫人这些日子经常出门,绞尽脑汁想要给苏宜荣说门亲事,不过看样子没什么成果,太夫人毕竟老了,精力有限,本来她都到了享儿孙福的年纪,每日只需坐在屋中,享受众多孙女的奉承和逗趣就好。

    现在却要操这份心,腆着老脸出门给大孙女说亲,看人脸色,听某些对头的冷言冷语还有嘲讽,这份郁闷可想而知。

    但是她不能不去,这些日子,曲氏和蒋氏明争暗斗了好几回,搅得乌烟瘴气,若是苏宜荣再迟迟找不到归宿,曲氏心里就憋着一口气,势必要找人出,为了平息曲氏的怨气,最好是给苏宜荣说一门好亲,将这件事就此揭过。

    岑太夫人心情不好,这一日的请安只是露了个面就把所有孙女都打发回去了。

    这些请安的孙女中苏宜晴年纪最小,也就落在最后面,由周嬷嬷带着,慢慢退了出去。

    一大清早的,岑太夫人脸上就显出了明显的倦色,这断时间操碎了心,苏宜荣的亲事还是没有着落,试探过几家,都摇头,姑娘家说亲,娘家长辈是不能亲自去提的,只能靠中间人婉转递话。

    岑太夫人做了那么多年的伯夫人,也很有些亲朋故旧,几番试探之后,人家就说了实话,大户人家娶媳都是精挑细选的,各方面都细细打听过,不容一丝瑕疵,苏大小姐往日看着是不错,可跟前头康郡王府闹得这一出,好多人心里都嘀咕,大小姐是不是真有什么毛病,所谓摔伤只是个借口。

    总不能让对方请几个大夫上门给大小姐细细检查过吧?再说要不是身体上的毛病,那就是人有问题,一时半会看不出来,高门大户哪里找不到媳妇,没有非要一个被退了亲的。

    门第差远平伯府许多的人倒是有意,可别说岑太夫人,就是曲氏那一关也过不去,苏宜荣嫁得不好,曲氏那口气就永远平不了。

    想到这里,岑太夫人心中一阵叹息,她早就知道苏宜荣是要低嫁了,可想不到略低一点的门第也不容易,士家大族的嫡长子娶的是宗妇,挑选非常严苛,多数从小就开始相看了,像苏宜荣这样的人家不要,做嫡长媳不太可能,嫡次子的话娶个门第高过长媳的妯娌,日后也不好相处,再说了就算嫡次子,除非是没出息,非要靠亲家的,不然也是要好好相看挑选的。

    岑太夫人烦恼,她的陪房金嬷嬷却有了主意。

    能做到太夫人的心腹,金嬷嬷脑子是异常灵活的,能不时给岑太夫人出主意,替岑太夫人分忧,刚才她看到九小姐,顿时想到了一个很合适大小姐的人选,便在岑太夫人耳边耳语了几句。

    岑太夫人听了眼睛先是一亮,屏退左右伺候的人,这才压低声音问道:“永乡侯府是不错,不过他们家的哥儿似乎年纪小了些。”

    金嬷嬷一听有门,急忙道:“十四了,还有两个月就十五,也不小了,只比大小姐小两岁,都说女大三抱金砖,才两岁不算什么。”

    十四岁了啊,岑太夫人看不上许氏,对许氏娘家的一切就没有怎么留意,她对许家小哥的印象就停了在不知道哪年过节时见过一面,大概是六七岁的年纪,长得虎头虎脑的,转眼间想不到那么大了,此时一听,顿时心动起来。

    永乡侯府,偌大一个侯府,人口却极其简单,除了周太夫人,就是过继而来的永乡侯夫妇带一个儿子过活,门第上比康郡王府是差了一点。

    但就内里来说,比康郡王府乱糟糟的一大家子强上百倍,若是能给荣儿说上这样一门亲事,无论是曲氏还是荣儿都应该没话说了。

    这可是个香饽饽,她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早想到了,哪怕荣儿的亲事说定了,也可以说给别的孙女,大概是太厌恶许氏,不想听到有关她娘家的任何消息,更不想去求她们,所以一时间就没想起来。

    转念一想,岑太夫人就心急的催促金嬷嬷再去打听一下,许家小哥的人品才学如何。

    金嬷嬷笑着道:“奴婢早就打听过了,京城能有多大,两家又是亲家,要是有什么了不得的毛病,早就传遍了,反正见过的都说人很好。”

    其实金嬷嬷前些日子见过许小哥一面的,那日帮太夫人去给几个孙子送笔墨纸砚,在三房旭哥儿屋里见过一面,论长相比康郡王世子还略胜一筹,斯文有礼,当时她就在心里留意了,只不过此时她不好对太夫人说,我见过了,保管好,便隐晦的说好,当然最后还是要岑太夫人拍板。

    岑太夫人越想越觉得这是门再好不过的亲事,若是能结成,那么伯府目前的一切困境就可以解了。

    想想要结这门亲事应该不难,以前说的那些人家都是怕荣儿有什么毛病,现在这事她三婶许氏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永乡侯是过继来的,周太夫人还健在,由许氏去说和,保准成功,这门亲事对许氏自己也有极大的好处。

    岑太夫人的行动力也是可以的,立即让金嬷嬷把许氏请来商议。

    金嬷嬷到了三房,才知道许氏回娘家去了。

    想到太夫人的打算,觉得还是先从许氏身边的人下手吗,许氏身边得力的不是跟着她回娘家,就是跟金嬷嬷没什么交情。

    金嬷嬷想了想,还是先找周嬷嬷探听点消息。

    周嬷嬷是九小姐身边伺候的,总能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至少许氏对娘家侄儿的态度之类的。

    谁料,金嬷嬷刚拐弯抹角的把岑太夫人的想法告诉周嬷嬷。

    周嬷嬷就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金嬷嬷不由得咯噔一下,难道是许小哥有什么毛病?

    周嬷嬷愣了半天,才艰难的说道:“这大小姐年纪比许哥儿还要大,虽说女大三抱金砖,不过一般来说,还是娶年龄小些的比较好,永乡侯太夫人和夫人身体都硬朗着,没必要娶个大点的媳妇来帮忙操持家务。”

    “我还当什么事情呢?”金嬷嬷毫不在意道,“一般来说是这样,不过呢,要遇到条件好的,大两岁也没什么,尤其永乡侯子嗣单薄,媳妇大一点,好生养。”

    当初康郡王府就是为着这一点,这才求娶比世子年纪大的大小姐,要说子嗣艰难,永乡侯府比康郡王府还甚,永乡侯本身是过继的,要是世子不早点有嫡子,难不成还要过继一次不成?再来一次,这爵位可就保不住了。

    正文 第二十章 一反常态

    听金嬷嬷絮絮叨叨的说着大小姐的好以及跟永乡候世子如何般配,一副听不懂暗示的样子,周嬷嬷也不知道她是真听不懂还是假听不懂,多年老姐妹,等金嬷嬷听下嘴来,她咬咬牙委婉道:“要说这伯府的小姐真是个顶个的出色,就我们九小姐来说,教养也是极好的。”

    九小姐,金嬷嬷心中隐隐有些不屑,有那样一个娘,又是那样一个性情,谁家敢娶?日后说亲可就难了,等等,金嬷嬷突然瞪大了眼睛看向周嬷嬷。

    她怎么就没有想到九小姐,只因为九小姐被太夫人厌弃,又有那样一个母亲,直觉九小姐说不到什么好亲事,别说她,就是岑太夫人自己也不待见九小姐,有什么好东西宁可赏给丫鬟也不愿意给九小姐,平日里更是提都不愿意提九小姐。

    按理说九小姐也到了相看的年纪,若是别的人家,现在早就开始忙活了,不过伯府姑娘多,上头还有好几个没说亲的,谁也想不起她,三夫人也从来没有提,所有大家就都忘了,就三夫人那样,是不容易给她找门好亲,但是何必舍近求远?嫁到永乡侯府不就成了?

    周太夫人是九小姐的外祖母,现任永乡侯是过继来的,周太夫人硬要做主把亲外孙女娶进门来,没有人能说半句,相反的,永乡侯夫妇要不愿意,世人都会指责,说他们夫妇是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难怪她初初说这件事的时候,周嬷嬷露出那样的神情。

    犹如被当头棒喝,金嬷嬷满腔的热情被一盘冷水给消灭了,很是后悔不先打听清楚,就急忙跟岑太夫人说了这个提议,与其让太夫人碰钉子,还不如直接告诉她,反正就一个想头,大小姐都被那么多家拒绝了,这家提都没提过,不成估计也没有什么。

    没想到,金嬷嬷回去的时候,却看到大夫人曲氏笑容满面的从太夫人院子里走出来。

    金嬷嬷的心顿时一沉,太夫人该不是将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跟曲氏说了?br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